慢粒白血病吃了伊马替尼后怎么观察疗效治
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使慢粒白血病CML患者的10年生存率达85%~90%,虽然大部分慢粒患者都需要口服伊马替尼等靶向药用于病情的控制,但对疗效的判断并不清楚,有些病人即便定期检查,可拿到结果后还是“不明所以”。
慢粒白血病患者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液学、细胞及分子遗传学反应,定期评估患者TKI治疗耐受性,并且同时评估患者治疗反应。
服药3个月检测:
最佳反应:至少达到PCyR(Ph细胞≤35%);BCR-ABLIS≤10%
警告反应:未达到PCyR(Ph细胞36%~95%);BCR-ABLIS10%
治疗失败:未达到CHR;无任何CyR(Ph细胞95%)
服药6个月检测:
最佳反应:至少达到CCyR(Ph+细胞=0);BCR-ABL1%
警告反应:达到PCyR但未达到CCyR(Ph+细胞1%-35%);BCR-ABL(1%-10%)
治疗失败:未达到PCyR(Ph+细胞35%);BCR-ABL10%
服药12个月检测:
最佳反应:BCR-ABL≤0.1%
警告反应:BCR-ABL大于0.1%且≤1%
治疗失败:未达到CCyR(Ph+细胞0);BCR-ABL1%
任何时间检测疗效评估:
最佳反应:稳定或达到MMR
警告反应:CCA/Ph-(–7或7q–)
治疗失败:丧失CHR或CCyR或MMR;出现伊马替尼或其他TKI耐药性突变;出现CCA/Ph
注意:最佳反应和警告中的评价标准均指在达到完全血液学反应(CHR)的基础上;
相关英文字母简写备注:
CyR:细胞遗传学反应;
PCyR:部分细胞遗传学反应;
CCyR: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
MMR:主要分子学反应;
IS:国际标准化;
CCA/Ph-:Ph-细胞基础上的其他克隆性染色体异常;
CCA/Ph:Ph细胞基础上的其他克隆性染色体异常
专家提醒,警告以及治疗失败的患者在评价治疗依从性、患者的药物耐受性、合并用药的基础上及时行BCR-ABL激酶区突变检测,适时更换其他TKI。
备注:
关于慢粒白血病患者服用伊马替尼后疗效判断标准还有不懂的问题, 慢粒病友会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