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慢性白血病恶化加重,治疗方案是关键
慢性白血病早期症状.慢性白血病,是临床上一种起病及发展相对缓慢的白血病。临床上以乏力、消瘦、发热、脾肿大及白细胞异常增高为主要表现。是一种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表现为髓系祖细胞池扩展,髓细胞系及其祖细胞过度生长。分为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中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NL)表现为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持续增多,伴肝脾肿大,AKP活性增高的一组疾病,极少见有转急性白血病者,部分可有骨髓增殖性疾病的表现,是类似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骨髓增殖性疾病,临床较少见,容易误诊。
慢性白血病起病缓慢,病程时间较长,病程一般在1年以上,多在3~4年。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常会出现较长时间的乏力、食欲不佳、低热、消瘦起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偶然因粒细胞增多或脾肿大(常表现为左上腹包块)而被确诊。大多数病人有胸骨后压痛感,经过一段慢性期后病程进入加速期,此时临床各种症状表现明显,即急变,症状与急性白血病相似,脾脏迅速增大,贫血加重,高热,骨痛难忍,抗药性出现等。
根据慢性白血病的临床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乏力等特征,属中医“癥瘕”、“积聚”、“瘰疬”、“虚劳”等范畴。慢性白血病在世界范围的发病率并不一致。我国的发病率调查结果为年发病率/10万。发病年龄分布广,但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本病好发于老年人,早期症状不明显,除白细胞增高外,无其他典型症状,直到晚期才出现发热、出血、贫血、脾大等临床症状,且过程缓慢,往往在确诊之前有一长期的白细胞增高阶段,此时因缺乏器官浸润表现,易误诊为类白血病反应,通常在临床上出现白细胞持续增高时,应想到本病的可能。并应做详细检查,既要考虑实验室诊断,也要注意临床表现。必要时要及时请专科会诊,早期诊断,明确诊断,争取早日合理治疗。我们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凡是遇到无任何诱因或无任何临床特点的白细胞持续性增高,或同时有骨髓增生性疾病特点者,应高度注意,有必要时可同时检查染色体并骨髓活检,以免漏诊。
针对慢性白血病的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口服化疗药首选留可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如果BCR/ABL融合基因阳性,首选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或是格列卫,或是格尼可,或是达希纳,通过治疗一般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使其融合基因转阴,但是也只能是暂时的控制,不能防止病情的恶化加重,慢性白血病最怕病情发展成加速期,急变期,发展成急性白血病,但是这些药不能防止病情发展成急性白血病,而且光用口服化疗药,一般患者的生存期是3-7年左右,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是这种疾病,史淑荣主任表示,经过一个科学合理的治疗,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的。
在北医院对于慢性白血病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采用专家组的自血DBT血细胞改造修复治疗及结合中草药调理的治疗方案,治疗的思路是从这种疾病的根本,调整机体免疫机能入手,从根本上遏制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异常增值,起效以后,对于服用化疗药的患者是可以达到逐步减量直至停药的效果,而且还可以缓解化疗对身体带来的毒副作用,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临床治愈是在不用药的情况下,化验指标可以达到正常或是接近正常,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正常工作,正常生育,正常的寿命,就是很好的预后,在北医院治疗的患者,医院始终是保持一个长期跟踪随访,93年开始到现在,验证了很多患者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可以达到正常人的寿命。
北京中科医院北京中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