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配合事项
一、什么是骨髓穿刺?
骨髓穿刺术是采取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适用于:1.各种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随访。2.不明原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增多或减少及形态学异常。3.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作骨髓培养,骨髓涂片找寄生虫等。
二、骨髓穿刺在哪个位置?
1.髂后上棘: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
2.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后上方1~2cm处作为穿刺点,此处骨面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
3.胸骨柄:此处骨髓含量丰富,当上述部位穿刺失败时,可作胸骨柄穿刺,但此处骨质较薄,其后有心房及大血管,严防穿透发生危险,较少选用。
4.腰椎棘突: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极少选用。
三、骨髓穿刺怎样操作?
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时取仰卧位,前者还需用枕头垫于背后,以使胸部稍突出。髂后上棘穿刺时应取侧卧位。腰椎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用骨穿针抽取一小滴骨髓组织就可以了。
骨髓是人体再生能力很强的组织,抽了以后会很快生成,所以对病人健康没有任何损伤,也不会引起远期损伤。
四、骨髓穿刺如何配合?
术前:可根据病情,予沐浴,减少穿刺点局部感染。
术中:避免躯体扭动,防止骨穿针折断。
术后:
1.拔针后局部加压,血小板减少者至少按10分钟,休息20-30分钟,并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无出血后即可活动。如有出血倾向可延长压迫时间,直至不出血为止。
2.少数患者穿刺后会出现穿刺部位疼痛,应及时通知医生护士,可予冷敷,必要时给予止痛药物对症处理即可缓解。一般1~2天即可缓解。
3.术后当天不要沐浴,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感染,3天后若无出血和感染者可取下敷料。穿刺后2天内注意体温变化,若局部出现触痛和发红可能是感染的征象,应及时通知医生护士。
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原理招商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中超声波的治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