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维莅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目前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治疗主要是以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为基础。使用CHOP方案的CR率差异很大。除了ALK+ALCL和一些分期早、肿瘤负荷小的某些类型预后较好外,其余的5年生存率仍<30%。SalamoonM等对25例PTCL患者进行了6个疗程的ACEP(阿霉素、环磷酰胺、VP-16、泼尼松)方案,随后进行了4个疗程的异环磷酰胺治疗,5年OS率达88%,提示ACEP联合异环磷酰胺的方案是治疗PTCL患者的较好选择,但疗效和副作用仍需扩大样本进一步明确。大剂量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1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一项对36例非初治PTCL进行ASCT的研究显示患者3年OS和PFS分别为39%和32%。GEL-TAMO实验组评估了37例在CR1期就进行ASCT的高危PTCL患者,5年OS和PFS分别为80%和79%。之后,该实验组评估了74例在CR1期进行ASCT的高危PTCL患者,ALCL患者5年OS和PFS分别为84%和80%,而非ALCL患者仅为6l%和55%。年美国NCCN指南推荐ASCT作为除ALK+ALCL外其他组织学亚型PTCL患者CR1期的首选,ALK+ALCL预后较好,不推荐进行CR1期移植,但具有高IPI评分的患者除外。移植前疾病状态是疗效预测的主要指标。2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最近有资料表明,allo-HSCT作为复发或难治性PTCL的二线治疗可能有效。DoderoA开展的一项Ⅱ期临床试验对52例复发或难治性PTCL患者在低剂量预处理后进行异基因移植的疗效进行研究。3年的OS和PFS分别是50%和40%。新药治疗1抗CD30单抗抗CD30单抗SGN-30可靶向作用于CD30抗原治疗CD30+PTCL,但该疗法显示出了极低的抗肿瘤活性。为了增强CD30靶向治疗的效率,将潜在抗微管蛋白药物即单甲基auristainE(MMAE)通过一种可裂解蛋白酶的连接物附着到抗CD30单克隆抗体上,从而产生一种实验性抗体-药物共轭体(ADC)brentuximabvedotin(SGN-35)。ADC与淋巴瘤细胞表面的CD30抗体结合,形成的ADC-CD30复合物被溶酶体识别降解,引起MMAE的释放,MMAE通过与微管蛋白结合,使细胞内微管崩解并诱导细胞周期停滞,从而诱导表达CD30的肿瘤细胞凋亡。研究表明SGN-35可使大部分复发难治患者达到OR,过半数达到CR。2NF-β信号通路抑制剂NF-β是介导恶性T细胞转化、耐药、凋亡的重要因子。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通过蛋白酶介导Iκβ降解,调控NF-β活性,可抑制ATLL细胞的增殖并诱导调亡,硼替佐米联合多柔比星或依托泊苷导致更明显的生长抑制。最常见的毒性反应为3~4级的白细胞减少。VEGF单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多种PTCL亚型患者中过度表达,特别是AITL和PTCL-NOS,所以这为微环境治疗T细胞淋巴瘤提供可能。3阿仑珠单抗阿仑珠单抗(Alemtuzumab)是一种人源化的CD52单克隆抗体。CD52表达于正常的T、B淋巴细胞膜表面,而恶性T细胞表面较正常淋巴细胞高表达CD52,在T幼淋巴细胞白血病(T-PLL)表达最多。研究表明,阿仑珠单抗治疗T-PLL具有较高的CR率。4HDAC抑制剂HDACi可增加组蛋白乙酰化,调节转录因子进入DNA,导致细胞分化,减少其增殖并诱导其凋亡。5Romidepsin(罗咪地辛)一种HDAC1和HDAC2抑制剂,年FDA批准罗咪地辛用于治疗既往已接受至少一次全身治疗的CTCL患者。Ⅱ期临床试验治疗复发和耐药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患者,ORR为34%,中位反应时间15个月。随后在复发和耐药的PTCL患者的研究中观察到ORR为39%。罗咪地辛ⅡB期临床试验入组例复发和耐药的PTCL患者,ORR为26%,CR为15%。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感染。6普拉曲沙(Pralatrexate)一种新型的叶酸拮抗剂,机制与减少同叶酸载体结合有关,入组例复发或难治性PTCL患者接受普拉曲沙治疗的PROPEL临床试验显示,ORR为29%,CR率11%,中位OS和PFS时间分别为14.5和3.5个月。不良事件包括血小板减少和黏膜炎。7核苷类似物药物Zinzani等报道39例MF和PTCL-NOS患者用吉西他滨预处理获得较好的疗效。在MF的CR率和PR率分别为16%和32%,在PTCL-NOS分别为30%和25%。Jidar等在一项多中心的回顾性研究中报道用吉西他滨治疗23例晚期CTCL获得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主要为3或4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和严重感染。最近一项入组24例老年复发难治PTCL患者评估GemOD方案的临床试验显示,ORR为38%,中位OS和DFS分别为14个月和10个月。8苯达莫司汀(bendamustine)一种含嘌呤样苯并咪唑环的烷化剂,一项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BENTLEY试验)纳入60例复发或难治性PTCL患者评估该药的疗效,其中92%患者曾接受过CHOP或CHOP样方案治疗。苯达莫司汀治疗6个周期后ORR为50%,CR28%,中位OS和PFS时间分别为6.2和3.6个月。最常见的3或4级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感染。小结总之,与B细胞NHL(BNHL)相比,T细胞NHL尚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其疗效仍不理想。在准确评价PTCL的预后及阐明其发病机制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同时迫切需要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评价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如何安全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wih.com/fyyf/54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