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部分人的智齿都得拔关于拔智齿的小知
提到牙齿,大部分人第一个念头就是吐槽自己的智齿!
我的智齿几年都长不出来,该拔吗?
我的智齿又发炎了,得拔了吧?
我的智齿被蛀了,马上去拔吗?
……
以至于很多人谈起长智齿的过程,往往“说多了都是泪”。美国每年要花费超过30亿美元拔掉万颗智齿。
智齿为啥这么不受待见?长话短说安利一下。
智齿是指人类的第三磨牙,一般在16~25岁间萌出,可随着食物越来越精细,只有少数人的智齿能在口腔里顺利成长。
就像人多房子小,开车找车位,是困扰都市人的两大难题,智齿也是一样。因为智齿来得太晚,嘴里的地方已经都被占满了,它往往长不正,由此就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般不顺利的痛苦我们一般可以用这八个字形容的: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龋齿
不管长得正或不正的智齿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都很难清洁到位,有些甚至根本刷不到,所以智齿很容易得龋齿,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坏。
▎牙周炎
智齿地处腮帮子和牙床的交界处,很多时候周围已经不是坚韧的牙龈组织,而是松软的粘膜组织,抵抗力低下,非常容易发生牙周炎。
不管是龋齿还是牙周炎,都是细菌导致的“传染性”疾病,会有源源不断的致病菌从智齿向口腔内其它牙齿播散,其中受累最终的就是毗邻的第二磨牙。
▎智齿冠周炎
智齿无法完全萌出时,和牙床之间的缝隙是十分容易进食物残渣的,关键是进了还不出来,这个时候就容易造成局部的感染~
并且容易在抵抗力相对低下时、加班顾不上刷牙时、学习忙碌压力大时等关键时刻反复发作,非常耽误事。
如果智齿能正常萌出,并且建立咬合关系,或者至少不会带来疼痛和感染的风险并影响其他的牙齿的话,是可以不用拔除的。
在口腔临床操作上,对于智齿拔除的适应症,也有很严格的规定,只有在出现以下这些情况时,才会考虑拔除智齿:
龋齿(蛀牙)、造成邻牙病变、空间不足引起冠周炎症、局部不易清洁、无对咬牙、智齿阻生、引起其他病变、正畸需要、因阻生疑为不明原因的神经痛病因者,或可疑为病灶牙时,亦应拔除。
美国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的建议是:“如果埋伏的智齿牙根已经形成、被周围骨组织完全覆盖、无任何临床或影像学证据需要拔除者,可以定期观察。但一定要告知患者情况会有变化的可能,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拔除智齿的相关风险也会增大。”
同文中,还提到了美国NIH的会议共识为:“智齿应该在比较年轻的时候拔除,因为年轻人发生暂时或永久并发症的风险都更低。”
但是智齿不疼并不代表你的智齿就全然没有问题哟,有可能TA只是在等待一个时机,毕竟如果将阻生智齿留在骨头中,未来会有很大几率出现一个或多个问题的。
最好的办法是找牙医拍一次口腔全景片,有了这张口腔的X光片,牙齿的秘密就一目了然了,包括智齿有没有隐患,它是能陪你一生还是只是来走一遭的~
拔牙嘛!不麻醉肯定疼,非常松动或无牙根的牙除外。至于麻醉之后疼不疼,分人,个人体质不同,耐受效果不同,神经感受性不同,骨质密度不同,但是肯定没你想象的呢么吓人!
牙龈对损伤的修复能力很强,智齿拔出以后的局部缺损,会很快由牙龈组织来修复填充的。但拔除后形成的局部空洞,一般也要四周左右才会完全恢复!
因此,拔完智齿不代表智齿的隐患已经彻底解除,做好拔牙后的工作才是重中之重。
拔牙后无论是否需要缝合,都需要尽量保持好口腔卫生。
拔牙后创口是否需要缝合,需要看创口的大小。创口大的需要缝合一下,一个星期长合后就能拆线;小创口不用缝线,凝血块会起到止血凝固的作用。
良好的血凝块是拔牙创口正常愈合、避免感染的重要条件。
因此拔牙后24小时内不要漱口和刷牙,喝水也不要用力漱口,不要经常用舌头舔伤口,24小时之后可以刷牙和使用牙线,但需要小心避免刷到最接近伤口处的牙齿。
拔牙后两小时可以进食流食,前三天以流食为主,目的是便于吞咽,以免破坏牙槽窝的血凝块。不能吃过热、辛辣食物,不能抽烟、饮酒等。
为避免伤口感染或是缝合线脱落,你需要:
当天及次日尽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有出血倾向者,避免平躺,可半卧位,减少头面部血流量。注意补充营养,多进食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在恢复期间也不能抽烟,也不能使用吸管或用手触碰牙槽窝。
拔牙后更要加强口腔卫生以免引起感染。
如果感觉有食物残渣也不要使用手指或任何异物来去除口中的食物颗粒,更不要使用你的舌头来刺激牙龈上的洞。这样做可能会将细菌引入伤口,并可能破坏已经愈合的组织,如果需要可以使用盐水冲洗去除食物颗粒。
术后如若需要漱口可以选择使用盐水漱口。
漱口时需要注意,不要将盐水在嘴里冲洗或吐出,而是轻轻地移动你的头或使用你的舌头来帮助盐水移动,将盐水集中在受影响的嘴侧,可以有效清除碎屑并缓解炎症。冲洗后,倾斜在水槽上,打开你的嘴,让盐水流掉,总之就是不要用力不要吐。
每餐后可使用漱口水或淡盐水漱口,及时清理掉进下颌牙槽窝的食物残渣可以减少炎症的发生,并帮助确保你的伤口保持清洁,正确愈合。
据不完全统计,医院拔牙的时候,都曾遭遇过“医生让挑个上午吃完早餐再过来拔牙,说是下午不宜拔牙。”
What???拔个牙还得择个良辰吉日,等吃饱喝足才能拔?难道下午就不能拔牙吗?
这一切的背后,是天意演变,还是人为而致?为你揭开神秘现象背后的真相!
其实,不是说牙齿必须上午拔,而是对于难度大的智齿来说,上午拔当然更好。
上午拔牙,下午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观察,拔牙后如有出血等不适,好及时找医生处理。如果下午拔牙或者傍晚拔牙,一旦晚上出现特殊情况不能及时处理,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上午拔牙的患者还应避免空腹拔牙,以免因紧张导致低血糖反应。拔牙前需要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如刚熬完夜或长途旅行刚结束时、过度劳累后都应避免拔牙。
难度大的牙齿通常选择上午拔其实是出于对安全的考虑,并不是什么伪科学迷信。相反,如果要拔的牙齿难度不大且创伤小的也是可以在下午拔除的。决定上午去拔牙还是下午去拔牙,是要按照拔牙难以程度区分情况。
正常情况下,拔牙后医生都会让患者咬住1—2条棉卷,它的作用正是压迫止血、保护伤口。一般没有血液病的病人,在安静状态下咬紧纱球半小时就可以止血。
良好的血凝块才是拔牙创口正常愈合、避免感染的重要条件,而不是所谓的“上午拔牙更容易止血”。
棉球取出后如唾液中带有少许血丝,这是正常现象,不必紧张,此时不能用手指去触摸或用舌头去舔舐伤口,否则会影响创面愈合。
如果吐出纱卷或棉球后仍出血较多,或是有时候纱球吐了以后已经止血了,但是经过运动、说话、喝水等引起牙槽窝再次出血,这时候可再咬消毒纱卷或棉球30分钟,以促进止血,或用口内外冷敷方法止血止痛。
如果止不住血,医院处理。
为了保护好血凝块,拔牙后有口水唾沫都要咽下去,不能吐出来。因为吐口水的过程中,会使拔牙创内愈合的血块也被吸吮出来,这样会使本来已经止血的拔牙窝再次出血。
总之,拔牙应遵照医嘱按时用药、按时复诊,如有不良反应,随时与门诊或医生联系。
一般情况下,这几种牙是不应该拔的:
1.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如患有上述疾病,可能因此产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mmHg以上及空腹血糖8.88mol/l的患者禁忌拔牙。
2.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体内凝血过程有障碍,拔牙后出血难止,会引起大出血而发生生命危险,白血病患者,拔牙后易导致严重的全身性感染。因此,这些患者应保守治疗,禁忌拔牙。
3.月经、妊娠、哺乳期的妇女。妇女在月经期原则上应当避免拔牙,但在月经期拔掉已经松动的牙,对患者没有多大影响。临床实践表明,在妊娠3-7个月拔牙比较安全。但有习惯性流产或习惯性早产史的病人,在妊娠期间禁止拔牙。
4.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及其肝病活动期。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由于肝功能不好,使参与凝血过程的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减少,有出血倾向,拔牙后的创口会出血不止。
5.另外,恶性肿瘤以及精神病的发作期应避免拔牙。
6.剧烈的运动、劳动后,饮酒之后以及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均不宜拔牙。
提到拔牙,很多人只是觉得有些疼,忍一忍就过去了。
但其实牙齿虽然小,拔牙还是会造成局部组织的损伤,也可引起出血、肿胀、疼痛等反应,所以提醒各位宝宝们拔牙的时候要慎重对待,维护好您的口腔健康。
拔牙可不是一件小事哦。愿所有的小仙女和宝宝们都能免除牙疼的困扰~智齿顺顺利利的萌出!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