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的蝶舞

回到北国感受到一万点伤害。全身每一个细胞都在战栗,都在咆哮:让我回到永嘉吧!让我再回去山水诗的摇篮,诵读历史长河里的经典。

作为南方姑娘,在江边长大的姑娘,自是喜欢水的。光有巍峨青山是不够的,一定要有水的灵动,才更加有生命力。好山好水才是好地方。

是偶然,也是必然,来到了具有中国山水诗摇篮美誉的永嘉县楠溪江畔。我是个闲人,除了游山玩水外,还喜欢“招蜂引蝶”。来到这依山傍水的地方,自然是不能错过好机会。趁着伙伴交流的间隙,独自溜走寻欢作乐一番,特与大家分享小小的乐趣。

一、蝴蝶,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

蝴蝶和人类在地球上各自占据时间和空间。而在进化史上,鳞翅目昆虫出现在1.8亿年前,蝴蝶出现在万年前,而万年前出现的人类也只能自称晚辈。蝴蝶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将经历卵——幼虫——蛹——成虫的过程。

说,蝴蝶是飞舞的花朵。蝴蝶的色彩有着大学问:蝴蝶体表及翅面遍布巧妙有序排列的鳞片,蝴蝶的色彩奥秘则隐藏于鳞片之中。色彩来源于色素色(色素存在而引起的不同波长反射而显现的颜色)、结构色(鳞片大小数量排列等引起的色彩差异)以及综合色(又称化学物理色,随着物理条件变化而产生不同颜色)。

(蝴蝶的光影魔术,孔雀蛱蝶)

蝴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传播花粉的使者。穿梭于鲜花之间飞舞的花朵。实际上,蝴蝶也有肉食主义,部分蝶也是有害昆虫的天敌(楠溪江就有幸遇到哦)。当然,更多的蝴蝶幼虫也是粮食蔬菜的害虫。而在人类的面前,蝴蝶同样也逃脱不了被观赏、药用和食用的厄运。

楠溪江依山傍水,是蝴蝶的天堂。时值金秋十月,仅在所居住的农家院便观测到十种以上。由于时间关系,只记录下几种,分享于大家:

曲纹紫灰蝶灰蝶个头很小,十分灵巧,有尾类的灰蝶很有意思:在其尾部有类似眼睛的斑纹,在停下时尾部的小突起会不停上下移动,让天敌以为这是头部而进行攻击。一旦受到攻击,它便能迅速逃脱。因此在野外常常能看到残缺的蝴蝶。这家伙还有一个特点:它是所有蝶类中长得最快得蝴蝶——从卵到成虫,其他蝶类快的一般都需要3周,曲纹紫灰蝶只需要9天!其原因在于,这家伙高度挑食,幼虫只吃嫩的苏铁叶子,苏铁叶几天就会变老,于是它只能适应苏铁的生长速度啦。

尖翅银灰蝶,灰蝶中的大个子。灰蝶在停下时翅膀通常处于闭合状态,尖翅银灰蝶翅膀背面颜色银灰,停歇于岩石之上天敌则很难在环境中找到它。其正面也是色彩艳丽的。

(尖翅银灰蝶正面)

蚜灰蝶,蝴蝶中的肉食主义者。这家伙从小到大只吃肉,并且还是有名的大胃王。蝶如其名,它自然以蚜虫为食。蝶麻麻经常成群在竹林或芒草叶片飞舞,把卵产在有蚜虫卵的叶片上,小蝴蝶一出生便开始吃蚜虫卵或者幼虫,一龄小幼虫一天就能消灭90只蚜虫,一辈子能吃掉上千只。

当然,要吃饱肚子也是需要有智慧的:蚜灰蝶幼虫吃的扁蚜幼虫能分泌蜜汁,是蚂蚁非常好的食物来源,因此蚂蚁会有偿保卫这些幼虫;每当这时,蚜灰蝶幼虫则分泌出一种化学气味,让蚂蚁觉得危险来了,从而顺利取食。

本文蚜灰蝶拍摄于竹林下的芒草叶片,5只雌蝶。

离斑带蛱蝶,带蛱蝶属、环蛱蝶属、线蛱蝶属实在是难以分清,每次遇到它们便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定种。别看这货其貌不扬,其宝宝可是威武雄壮。

离斑带蛱蝶幼虫:宝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事实上蝴蝶幼虫的刺是硬的,并没有毒,会刺痛人的都是幺蛾子的幼虫。蝴蝶幼虫之所以满身带刺,只是为了让天敌觉得口感太差而敬而远之,从而保护自己。

黛眼蝶属,疑似白带黛眼蝶。眼蝶属的蝴蝶多数翅膀正反面有眼斑,配上灰色的底色,以迷惑天敌找不到真正的头部。

二、蜻蜓目

蜻蜓目是一类较为原始的有翅昆虫,主要分为三个亚目:差翅亚目(我们常说的蜻蜓)、均翅亚目(也叫束翅亚目,我们常说的豆娘,中文名蟌)和间翅亚目(位于蜻蜓和豆娘之间,全世界只有3种,我国黑龙江分布1种)。

蜻蜓目是半变态的昆虫,一生经历卵、稚虫、成虫三个阶段,稚虫水生,取食水中小动物(浮游、蚊子幼虫等),成虫则捕食小型昆虫,实实在在是人类之友!

蜻蜓和豆娘的区别(以楠溪江实拍图为例)

(左为赤蜻属,右为色蟌科某蟌)

1.蜻蜓(实际上蜻和蜓也是不一样的,分别是差翅亚目一类昆虫的总称,蜓的体型一般比蜻大)的前后翅是不等大的,而豆娘前后翅是等大的;

2.蜻蜓在停留时翅膀平展开,豆娘则是合起来的;

3.蜻蜓的两只复眼彼此分离,而豆娘的两只复眼则连在一起,形似哑铃;

4.蜻蜓体型较大,能高飞;豆娘则十分纤细,不能高飞;

5.豆娘一般尾部很长,是身体的六至七倍,交配连结时雄虫可以用尾部立在雌虫头上;蜻蜓尾部相对较短,尾部不能像豆娘一样支撑整个身体。

(蜻蜓和豆娘交配图)

三、两爬

这次在楠溪江清澈江水、岸边沙土和丛生的野草成为了两爬的乐园。本次出行有幸遇到了两位小伙伴。

中国瘰螈,中国瘰螈多生活在-1m丘陵低山的流溪中,主要分布于浙江省多地,一般水面宽阔,水底多有小石子和泥沙。成螈白天常隐伏于水底石块间、枯枝烂叶下,有的在水下爬行,时而游向水面呼吸空气或到岸边觅食;阴雨天气常上岸在草丛中或腐叶层下活动。5-6月为繁殖期;卵粘附在水生植物的茎叶上;幼体当年完成变态。冬眠期成螈多潜伏在深水潭底。

生活时背面和尾侧为褐黑色,个别棕褐色,背脊棱为棕色或暗红色;腹面色较浅,略带紫蓝色,从咽喉至肛前有形状、大小不一的橘红或橘黄色斑点,体侧及四肢上散有黄色圆点;尾部中段和后段尾肌部位带淡紫色,沿尾腹鳍褶3/4处为橘红或橘黄色,有的被深色斑所间断。随着栖息环境的不同,体色的深浅及各部的斑点大小、形状均有所变异。

该螈捕食水蚯蚓、叩头虫、叶甲虫、象輿虫、蜗牛、螺等小型动物,对消灭农林害虫有一些作用。

中华鳖,俗称甲鱼、水鱼、团鱼、王八,淡水生。通体被柔软的革质皮肤,无角质盾片。体色基本一致,无鲜明的淡色斑点。吻端具肉质吻突,吻突长,约与眼径相等。颈基两侧及背甲前缘均无明显的瘰粒或大疣。腹部可有7个胼胝体。

鳖生活于江河、湖沼、池塘、水库等水流平缓、鱼虾繁生的淡水水域。也常出没于大山溪中。在安静、清洁、阳光充足的水岸边活动较频繁。喜晒太阳或乘凉风。卵生。每年4一8月为繁殖期。此时气温在20℃以上。雌雄鳖在水中经发情追逐后,大多在夜里上岸交配。5—8月产卵。盛期为6—7月。产卵多在前半夜进行。雌龟选择泥沙松软、背风向阳有遮蔽的地方,以后肢挖一个口小底大,深约10厘米的坑穴,产卵其中。产毕,用泥沙覆盖。甚至还在产卵坑穴旁另挖一两个小坑,以惑敌害。

每年10月至翌年3月为冬眠期,潜于水底泥沙中。

四、植物

长叶蝴蝶草,玄参科。草本,匍匐或近直立,节上生根。茎多分枝,分枝细长。叶三角状卵形、窄卵形或卵状圆形长1.5-3.2厘米,先端渐尖,稀急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齿或锯齿,两面无毛或被疏柔毛;叶柄长2-8毫米。单花腋生或束生;花梗长0.5-2厘米;花萼长0.8-1.5厘米,果期长达1.2-2厘米,二唇形,具5翅,萼唇窄三角形,先端渐尖,进而裂成5小齿,翅宽超过1毫米,多少下延;花冠紫红或蓝紫色,长1.5-2.5厘米,伸出花萼0.4-1厘米;前方雄蕊附属物线形。蒴果长1-1.3厘米。花果期6-9月。

金毛耳草,茜草科(和栀子花、拉拉秧是亲戚)。多年生披散草本,高约30厘米;被金黄色硬毛。叶对生,纸质,宽披针形、椭圆形或卵形,长2-2.8厘米,宽1-1.2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上面疏被硬毛,下面被黄色绒毛,脉上毛密,侧脉2-3对;叶柄长1-3毫米,托叶短合生,上部长渐尖,具疏齿,被疏柔毛。聚伞花序腋生,1-3花,被金黄色疏柔毛。花4数,近无梗;萼筒近球形,长约1.3毫米,萼裂片披针形;花冠白或紫色,漏斗状,长5-6毫米,花冠裂片长圆形,与冠筒等长或略短;雄蕊内藏,蒴果球形,径约2毫米,被疏硬毛,不裂。花期几全年。

从年起开始约金华的小伙伴爬山,至今未果。这一次匆匆路过温州,便能收获如此之多。愿有一日再访楠溪江,到访天目山……有太多宝藏等待发掘。

伙伴说,楠溪江有一种特有的鱼类叫做香鱼,据明万历《温州府志》记载,香鱼“长三四寸,味佳而无腥,生清流惟十月时有,与乐产少异”。

香鱼属入海口洄游性鱼类,生息在与海相通的溪流之中,以粘附在岩石上的底栖藻类为食。深秋时节,香鱼纷纷集结在砂砾浅滩处排卵。产卵后,体质虚弱,大多死亡。翌年春天,幼香鱼由入海口进入溪流中生活,为了索食,它们成群结队逆着溪流向上游奋力游去,即便遇到急流、洪峰或其他障碍物,也奋不顾身,冲破重重阻力,奋勇前进。

然而,楠溪江上上百座大坝将绵延的江水截留成一段一段,干枯的河床阻断了香鱼的洄游路。今天,我们再难见到它们的身影。

我最大的愿望,是亲眼见香鱼。

阅读原文,看楠溪江与大坝↓↓↓









































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要花多少钱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wih.com/fyyf/309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