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世上本无神,造化捉弄人
昨天朋友推荐了一部最新上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改观了对近些年国产电影的评价。
如果与许多国产电影那般,保健品老板从印度冒险归来,成功带回格列宁就结束了,那么《药神》也不至于成为一部现象级的电影。
《药神》神就神在,通俗的喜剧也拍出现实主义的质感。讲述了过去这些年来,天价抗癌药的社会议题,直指人心。
一起走私印度仿制药事件,牵动着无数病患的心弦。在他们眼里,这不是简单的药,而是他们救命的最后一根稻草!走私印度仿制药是不合法的,可又有多少病人能够支付天价抗癌药的费用?
《我不是药神》还没上映,观众已经被刷屏了。
在生活中,我们常说当下中国看病难,看病贵。有多少在外地打工的人不敢去看病,小病扛着,大病回家!
这一部电影恰恰深刻地揭露了这个非常现实的社会现象,并让观众产生共鸣,引发大家的深思。
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癌症就像一枚潜在的定时炸弹,一旦患上身,无时无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而高昂的医药费用,会让整个家庭彻底垮掉。面对现实的压力,病患者们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上,都是一种残忍的折磨。
甚至有些癌症病人,为了不拖累家庭,有了轻生的念头,《药神》里就不乏这样的病人。
在电影《药神》里边,程勇只是个平凡的小人物,他并不是“药神”,甚至对白血病一无所知,他原本只想赚点小钱,结果阴差阳错成了别人口中的药神。
但眼见着癌症病人的痛苦不幸,在病魔面前挣扎求生。尽所有努力只是为了多听孩子叫一声爸、与家人多呆一段时间。
于是在这些病人眼里,他由“人”变成了“神”。
公安执法人员为了维护药物市场的安全,打击走私仿制药,按法律办事,来维护着他们的正义,也是情有可原。
但如果说冒着被抓的风险,给癌症病人带便宜药的程勇有错,那也不对。
在这部影片中,越是讽刺,也越是心酸;越是荒诞,也越是现实。
有人称这部电影是中国版《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其实《我不是药神》由曾经轰动一时的“陆勇案”真实事件改编。
只不过真实人物陆勇自己就是一个慢粒白血病患者,他从开始帮助其他病友买药也并没有盈利,下面这段视频是年关于“陆勇事件”的采访。
陆勇家住江苏无锡,是一家针织外贸厂的老板,本来家境殷实,但在年他被确诊为慢粒白血病后,一切都变了。
“医院回家的都不记得了,整晚无法入眠,就想着还能有多长时间活。”
医生说,他的寿命还剩三年,建议他做骨髓移植。
可配型哪那么容易找,陆勇只能先吃着药稳定病情。
最开始,他吃的是瑞士制药公司生产的格列卫,这药效果特别好,但有一个弊端,价格太贵!
一盒就要元,只能吃一个月,对于白血病群体来说,一年下来就要花几十万,可以说是天价了。
有病人说,“它就像吸毒,钱完了,人也就走了”,很多人为了续命一夜致贫。
陆勇硬着头皮吃了两年,在这期间,治疗费、检查费、药费加一起,就花了近70万元,以他的家境也撑不住了。
一天,陆勇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有个外国白血病患者,买到了印度的“格列卫”仿制药,一盒才三千块钱。
陆勇托人买了药,准备回家试试。令他惊喜的是,等他换完药,医院检查时,发现各项指标都正常!
低价就能买到药治病,对于那些买不起药的人来说是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了。
他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分享到网络社群,让更多的穷人吃得起药,而不是因为买不起药绝望地等待死亡的到来,束手无策。
在记者采访陆勇时,他说了一句特别现实的话:“病了没药吃,那叫天灾;有药买不起,那是人祸!”
群里的宁波病友孙歌,花了大笔药费买瑞士格列卫,家里已经没钱了,等他买到陆勇说的印度药时,还是因病情太重走了。
陆勇感叹,“人没了,头像再也不亮了。”
他明白必须尽早吃药,否则病情急变就难救回来了。
道理是这样,但实际上,买印度药的手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印度公司为了躲避银行政策,经常更换账户,而且很多病友英语不好,连购买流程都看不懂,就更别说买药了。
为此,陆勇无偿帮助网友翻译、填写单据,当时名气大到圈里人没有不知道他的。
陆勇怕代买印度药,别人会说他收手续费,就找了两名患者的银行账户收款。
但这个时候,新闻曝出很多买卖印度格列卫入罪的消息,这些患者也不愿意提供账户了。
陆勇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好在年的时候,花了五百块钱,在网上买了三套银行卡信息,用了一张能激活的来收账。
可没过几个月就出事了!
几个便衣警察找上了陆勇,说他犯了法,要带他走。
警方给出的理由是:陆勇用了别人信息的银行卡,不得不让人怀疑,是不是在背后做违法的事。
陆勇帮白血病人买药的事被发现后,警察知道陆勇善良,但这种行为就是犯法,他们也很无奈。
而且最严重的是,印度药在国内没有专利,属于假药。
陆勇的卡上,还有病友打进去的万块钱,他的行为就相当于卖假药了。
于是,陆勇被检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销售假药罪”提起公诉,面临着牢狱之灾。
听到这个消息,群里的白血病患友们炸了!
在他们眼中,陆勇是个正直、乐于帮助别人的人,如果不是为了帮大家买药,他也不会被抓。
而且陆勇一旦出意外,他们的救命药就没有了。
梁英在前几年确诊了白血病,她每个月只有一千多块钱的退休金,瑞士药负担不起,只能靠陆勇的印度药维持。
当记者问她,知不知道自己买的药是假货时,她回答说,“知道,但这都是为了活命。”
这些病友联合起来,发起请愿书,请求检察院撤销公诉,判陆勇无罪。
毕竟陆勇自己是白血病患者,也没利用代购药品获利。
千名白血病患者联名写的信,送到了司法机关。
最终,法院在多方考虑后,还是把陆勇无罪释放了。
最难忘的一句词是“这世上最大的病,是穷病”。
可再穷,他们都在用自己很无力的一个微笑,在人性的最边缘,闪着最好看的人性之光。
如果生活中没有像当年陆勇这样的人,站出来去改变,现在我们也不会享受到正版药零关税并纳入医保的权利,也不会有中国慢粒白血病存活率从02年30%的提升到年的85%。
也希望社会中,那些已经发生还未能改变的现实问题,能被更多的电影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