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原PAS染色
一、原理:糖原染色是利用过碘酸—雪夫(schiff)反应显示糖原。雪夫氏试剂是利用碱性复(品)红配制的,复(品)红为含有醛基的染料,加入亚硫酸氯钠可将醛基结构破坏,则失去颜色,或为无色溶液,这种试剂是一种有效的醛试剂,用来测定醛基物质。糖原经过高碘酸氧化可产生双醛基,再以雪夫氏试剂进行醛反应,产生紫红色。这种方法可显示糖原的存在,称作:高碘酸雪夫式氏反应。
二、结果判断
正常血细胞的染色反应
1、 粒细胞系统原始粒细胞为阴性反应,自早幼粒细胞至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均呈阳性反应,并随细胞的成熟,阳性反应的程度逐渐增强,嗜酸性粒细胞的颗粒本身不着色,而颗粒之间的胞浆呈红色,嗜碱性粒细胞为阳性反应,阳性反应物质为大小不一的紫红色颗粒。
2、 红细胞系统正常幼红细胞和红细胞均呈阴性反应。
3、 单核细胞系统原始单核细胞为阴性反应,幼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有时在胞质的边缘处阳性反应颗粒较粗大。
4、 淋巴细胞大多数淋巴细胞为阴性反应,少数淋巴细胞可呈(+)阳性反应。
5、 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巨核细胞为阳性反应,阳性反应物质为红色颗粒状,有时为红色块状。血小板为阳性反应,阳性反应物质为细颗粒状,有时为红色小块状。
6、 其他细胞浆细胞一般为阴性反应,少数可呈阳性反应,阳性反应物质为细颗粒状。巨噬细胞可呈阳性反应,阳性反应物质为红色细颗粒状。
判定结果时需要根据可疑疾病来判断。例如:怀疑患者为红白血病,则计数个幼红细胞,计算阳性率。怀疑患者为巨核细胞白血病,则计数个巨核细胞,计算阳性率。MDS(可阳性)、巨幼贫(阴性)、缺铁贫(可阳性)、溶贫(阴性)均计数幼红细胞。急淋、慢淋、淋巴肉瘤、何杰金氏病计数淋巴细胞。
三、临床意义:
1.鉴别淋巴系统增生的性质。凡恶性增生时PAS多呈强阳性,阳性反应见于急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原幼细胞常为大块状阳性,也有阴性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淋巴肉瘤及何奇金病的恶变淋巴细胞呈强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的淋巴细胞一般呈阴性反应。
2.巨核细胞呈强阳性反应,有助于巨核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3.鉴别红系增生的性质。凡恶性增生者,如红血病,其原幼红细胞多呈强阳性反应,而增生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时PAS多为阴性。红血病、红白血病的幼红细胞呈强阳性反应,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幼红细胞可呈阳性反应。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幼红细胞一般呈阴性反应。
4.高血细胞与尼曼—匹克细胞的鉴别,前者强阳性,后者为阴性或弱阳性。
5.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的原幼细胞呈细小颗粒状阳性。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原幼细胞大多为弥漫状弱阳性或阴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