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访谈录TKI为慢粒患者

整理:肿瘤资讯来源:肿瘤资讯

达沙替尼(施达赛?)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至今在中国已上市十年。年5月29日,“施贵宝血液全国高峰论坛暨施达赛上市十周年”大会在重庆隆重召开。众多领域内领军大咖坐阵,聚焦施达赛?在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中的应用疗效及CML患者慢病管理等问题,开启了一场关于CML的学术盛宴。会议期间,特邀医院吴德沛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中国医院王建祥教授、医院刘澎教授围绕血液肿瘤诊疗现状及CML规范化诊疗热点问题进行专访,详情如下。

我国血液肿瘤诊疗现状

吴德沛教授:血液肿瘤主要指的是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恶性疾病。目前而言,国内血液肿瘤诊疗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某些血液肿瘤领域的诊疗水平与国际尚存一定的差距,原因有多个方面,既包括患者因素,也有医疗因素。

从患者角度来说,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这就可能影响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沟通,以及对疾病的全程管理,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疗效,甚至复发后的再治疗,最终影响患者生存。另外一方面,部分患者无法承受血液肿瘤的治疗费用,尤其是医保未覆盖的治疗,并且医保报销相对有限,报销后的治疗费用对患者来说仍然是一个比较大的经济压力,所以也借此机会呼吁完善医保,使更多的患者能接受规范化治疗。

从临床医生角度来说,很多类型的血液肿瘤如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从精准诊断,到根据诊断结果制定治疗方案,这个诊疗过程需要多学科协作,而非单一科室就可以完成。所以要加强各个专科的建设,加深多学科协作的理念,推动多学科协作的落地,争取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为患者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另外,国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比例、新药的可及性、治疗新技术的提高等也都是需要我们脚踏实地、逐一解决的问题。

TKI为CML患者带来的获益

马军教授:年,科学家在美国费城发现了Ph染色体,即费城染色体,这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肿瘤Marker。年,即发现Ph染色体36年后,科学家发现TKI伊马替尼可完全消除Ph染色体。年,美国正式批准伊马替尼用于治疗CML,开创了恶性肿瘤靶向治疗的新纪元。截至今日,伊马替尼应用近20年。伊马替尼于年进入中国,现在我国99%以上的CML患者均可使用TKI治疗,国外随访18年和中国随访15年数据显示,80%以上的CML患者接受TKI治疗可获得长期生存,且国外数据显示约50%患者分子生物学转阴后可停药。因此,CML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可如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进行慢性病管理。

自一代TKI出现以后,二代TKI、三代TKI也相继出现,CML患者的治疗选择也越来越多,目前TKI已经成为治疗CML一个最主要的药物,也开创了肿瘤小分子抑制剂治疗的新篇章。

刘澎教授:CML约占成年白血病病例总数的15%左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们国内CML每年新发病人数约0.5/10万,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CML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受限于一些因素如年龄大,有些患者不能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随着TKI的出现,TKI的治疗已经成为CML一线首选治疗方案,数据显示一代TKI药物可使患者10年生存率达到80%~90%,二代TKI达沙替尼、尼洛替尼可以进一步加深治疗反应,给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国内现有TKI治疗方面存在的问题

王建祥教授:众所周知,CML治疗因TKI的问世取得了巨大变革,TKI药物可使CML患者获得分子学反应。然而,一代TKI治疗的患者中,部分会产生耐药或疾病进展,因此,二代TKI如达沙替尼、尼洛替尼应运而生。二代TKI可以克服一代TKI的耐药问题,进而改善这部分患者的疗效。同时,二代TKI一线治疗CML时相较于一代TKI能更快的产生深度分子学反应,优势显著,为患者后续实现停药带来了希望。那么,随着二代TKI的应用,有些患者也会产生相应的耐药,那么三代TKI由此研发出来,以克服耐药。

然而,尽管TKI使CML患者获得了很不错的疗效,但仍不能满足部分患者的治疗需求,因为这些患者会对一代、二代甚至三代TKI不耐受,因此我们需要探寻其他的治疗方法。另外,有些慢性期患者会进展为加速期、急变期,此时可能需要TKI药物与其他方法进行联合治疗。需要注意的是,CML作为慢性病,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用药,因此规范的全程管理对提高患者生存至关重要。

如何为CML患者“量体裁衣”?实现停药有哪些前提条件?

马军教授:CML患者多为中青年,因此,选择适合的药物以期让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早期获得缓解、尽早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对于年轻的高危患者,如果有停药意愿,可选择二代TKI进行治疗如达沙替尼(施达赛?),使患者快速获得分子学反应,进而达到停药的目的。目前也有其他TKI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我们期待将来能上市,为临床医生和患者带来更好的TKI选择,使CML患者能获得与正常人一样的生存,甚至达到停药的目标。

刘澎教授:患者长期应用TKI,可能会存在安全性问题,生活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并且也带来了一定的治疗费用负担。因此,无治疗缓解成为CML治疗追求的目标。然而,如果患者刚刚达到分子学反应就尝试了停药,那么半年内患者可能会出现复发的情况。国外有研究尝试在一些获得持续深度分子学反应的患者中进行TKI停药,停药成功的比例为40%~60%,但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大数据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出于节约患者医疗成本、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考虑,我们可以对适合人群尝试停药,但这个过程需要非常严谨的进行。真实情况下,建议患者能够持续服药3年以上,并获得持续的深度分子学反应,同时保证能进行持续、规范的分子学监测,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停药。

TKI可能的耐药机制

王建祥教授:我们知道,耐药性问题在临床中很常见,比如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包括传统的化疗药物以及目前出现的靶向治疗药物。对于CML而言,患者对TKI耐药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作用靶点与靶向药物之间不能密切结合,使靶向药物不能发挥作用。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BCR-ABL激酶区突变。另外,还有一个不能获得良好疗效的原因,药物口服进入体内,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如转运、吸收、代谢,其中任意环节出现问题,那么都会导致药物无法进入细胞内,不能维持有效的药物浓度,进而无法有效的发挥抗白血病作用。再者,肿瘤细胞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会发生演变,尤其是在药物压力之下要“生存”,要逃脱“药物的压制”,因此肿瘤细胞会发生变化,产生出新的信号途径,而这种新的信号途径不依赖于BCL-ABL融合基因。虽然使用TKI药物可以抑制BCR-ABL,但新的信号途径摆脱了白血病细胞对BCR-ABL的依赖,从而重新获能,发生“逃逸”,逃脱了药物的杀伤作用。

因此,我们在治疗CML初期就应该选择合适的药物、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选择合适的剂量,严格监测,以期尽早的、充分的控制疾病,减少残留白血病细胞,进而减少耐药风险。

新药时代,既要立足规范,也要与时俱进

马军教授:相比过去,我们国家现在在创新药物批准方面的步伐已经非常快,在去年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下,国内仍有19个血液肿瘤药物获批。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本着“一切为患者”的原则,不管新药如何发展,我们临床医生应该严格遵循疾病诊疗规范、按照循证医学证据,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精准化、安全化的治疗方案,才能使患者获益最大。

吴德沛教授:随着新的药物、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我们对疾病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在这个新药时代,我们医务人员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接受教育,把握最新前沿进展,与时俱进。另外,年轻医生应该注重经验的积累,避免“教条主义”,年资高的医生要避免“经验主义”。随着国内血液肿瘤发病人数的增加,医疗负担也随之加重,所医院或单位,更应该借助一些平台或机会主动学习,提高规范化诊疗水平,给予患者合理管理。另外,我们要不断创新,争取有更多惠民好药,让患者最大程度获益。

责任编辑:Amiee排版编辑:Joanna版权声明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wih.com/fyyf/136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