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命钱,走私印度白血病仿制药的背后

前行者说:

一边是制药企业在原研药高价、高利润的背后,研发路上的累累白骨,数以万计研发人员长达10年以上的生命消耗,数十亿美金的水漂。一边是高价药压迫下,患者无法负担,眼睁睁看着生命流逝;一边是拼命延长专利期的企业,一边是鼓励仿制药大力生产,全民免费医疗的泱泱大国;一边是被称作「药侠」、「抗癌药代购第一人」,一边却还是一个「商人」……

《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将这些矛盾融合在一起,本文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的解读,或许可为诸君带来更多的深度思考。

这种病,到底多可怕?

「格列宁」,到底值什么价?

为什么,印度仿制药便宜?

「印度格列宁」,到底是个啥?

「药神」的原型,究竟是怎样的人?

前几天,笔者去看了点映场的《我不是药神》,差点在电影院里就落泪了……

回家路上,我就在想,这一切的发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究竟是谁的错?究竟该如何去解决?

所以,我想借这篇文章,普及些电影故事的背景和相关知识的干货,请放心,还没看过电影的不用怕剧透,也能在看之前先了解到足够的知识点。

另外,我认为看完影片再仔细看完这篇文章的人,可能会获得多一些层面和角度的思考。

这种病,有多可怕?

电影里所描写的这种病症,就是背景真实事件中的,叫做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GranulocyticLukmia,CGL)。

所谓粒细胞,是一种细胞质中包含颗粒体的白细胞,正常状态下,它会由补体调节蛋白调控,并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但是,某些人体内的费城染色体(Philadlphiachromosom)会发现染色体易位现象:也就是九号染色体中长链的ABL基因,会与二十二号染色体上長链的BCR基因发生并列性易位,而产生一种新的融合基因(fusiongn)。

费城染色体易位产生的融合基因

发生费城染色体易位之后,就会导致人体骨髓中的主要粒细胞从此不受控制地增长,并在血液中不断地积累,无限增生。这种粒细胞恶性增殖的疾病,也就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粒细胞恶性增殖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每年所有的白血病新患者中,约有15%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这种病症的发病演变分为慢性期,加速期与急变期。

在慢性期阶段中,患者通常没有什么明显的病症,或是仅有一些乏力、左侧疼痛、关节疼痛或者腹胀的不适感。只有在验血时,才会发现白细胞总量有偶然性的增多。慢性期的长度一般各有不同,取决于疾病何时被诊断以及治疗的介入时间。如果没有进行治疗的话,疾病就会进入加速期。

在加速期阶段,患者的症状与表现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很相似。而且加速期非常重要,因为此时已经暗示疾病在持续恶化,并将向急变期转化。在加速期阶段中,药物治疗通常已经效果甚微了。从慢性期到加速期,一般患者可以渡过3到5年。

外周血象(格伦沃尔德氏染色):已被标明的增殖的粒细胞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一旦病症进入急变期,患者的状况就会急转直下,很快就会死亡,目前也没有什么有效治疗手段。在影片中医生说某角色已经进入急变期,就是这个阶段了,再多的就不剧透了,看过的自然知道……哎……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具体症状包括:左侧、上腹肿痛脾脏肿大、肝脾及淋巴结(颈、腋下、腹股沟)肿大、萎靡不振、晚间睡觉时大量出汗、关节疼痛、发热或低烧、喉咙痛,口腔发炎等、而且经常有牙龈出血,此外伤口难以止血。另外还有贫血、消瘦、有青紫皮试症的血小板减少症等症状。

虽然这种病症看起来挺恐怖的,但是也不用过分担心,因为它虽然发生于全部年龄的人群,但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绝大多数患者通常都为中年或老年。而且每年疾病发生率,在10万人中仅有1到2例,还是比较罕见的。此病目前已知的最大诱因,是电离辐射(高频短波长的高能电磁波)。二战时广岛和长崎遭遇核打击后,当地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患病比率出现了大幅上升。

「格列宁」,到底值什么价?

整个电影的核心矛盾,就围绕着这种叫做「格列宁」(电影中为化名)的药的价格。在讨论它具体值多少钱之前,笔者先说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病原理,前面也说了,当9号和22号染色体交互易位之后,会产生费城染色体及BCL-ABL融合基因。

而致病的根源就在于,这种融合基因可以编码出BCL-ABL融合蛋白,它具有很强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可以激活多条信号转导途径,同时还能对细胞周期进行调控,导致细胞恶性增生,具体表现为细胞的正常凋亡出现障碍,降低骨髓基质细胞之间的粘附性,介导粒系细胞增殖与转化等等,最终导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生。

中期细胞荧光原位杂交里呈现的费城染色体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关于这种病的治疗,在90年代或以前,只能使用化疗干扰素,羟基尿及骨髓移植等等治疗手段。也就是影片中那些病人如果得不到药,只能接受的治疗方式。

年时,瑞士一家医药公司开发出了一种专门针对此病的药伊马替尼(Imatinib),这家公司在年兼并了另外一家公司,组成了后来的瑞士制药巨头*制药,也就是电影中的那家。而伊马替尼在商品化之后,有了一个新的商用名字——「格列宁」(电影中的化名)。是的,影片中的所有爱恨情仇,都是有它而起。

「格列宁」,或者说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机制,就在于它可以通过结合ATP上接近BCR-ABL这个结合位点而工作,锁死它以关闭或自抑制结构,因此抑制了酪氨酸激酶的活性。

「格列宁」的治病机制

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对癌症治疗有兴趣的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wih.com/yfzd/109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