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精汇
1、养生有百条,第一是睡觉。亥子丑时睡,气血精神好。(睡眠足养生)
2、中医与西医,药物都治标。得病先治本,自身是依靠。(自愈力治本)
3、观念须正确,药物手术少。未病先预防,行为是先导。(未病要先防)
4、自身有智慧,书本难学到。真诚净心境,百病生不了。(心地要清静)
5、人体本健康,系统精构造。调节与修复,外因莫依靠。(会自我调节)
6、七情与六欲,失衡疾病到。生病清垃圾,气顺百病消。(清理心垃圾)
7、健康两要素,气血与经络。气血有充裕,排泄有通道。(经络变通道)
8、气血足够好,食物胆汁到。睡眠成习惯,休息养大脑。(气血应补好)
9、经络能畅通,清净心为要。情欲无邪念,脉通气运到。(禁止邪恶念)
10、健康得维持,气血增加到。同时也节支,血气不损耗。(减少自损耗)
11、食物原材料,气血有依靠。多食成负担,控制为务要。(须平衡饮食)
12、气血能运行,运动也消耗。松静微循环,健康少不了。(松静微循环)
13、气血多垃圾,人体会变老。血脉无阻塞,气血旺通道。(血管要通畅)
14、体检有数据,自身感觉到。药物可调节,能力更重要。(感知身健康)
15、健康先调心,静养才修道。愉悦最享受,快乐是目标。(快乐最修身)
16、有病人不怕,气血补足道。静功增气血,坐通病自好。(气功静坐补)
17、养生顺法则,病去自然好。习惯不养成,病来如山倒。(养成好习惯)
18、吃喝七分饱,养生十分好。保持虚清醒,健康才得道。(为食七分饱)
19、食物有营养,多则反损耗。饮食能节制,健康方可保。(营养要均衡)
20、食色人大欲,太过如钢刀。有病莫放水,心静身体好。(宜适度房事)
21、医生能治病,外因很重要。关键起作用,内因自身到。(增强免疫力)
22、生病机因多,真相难悟到。病人自发现,思维是需要。(病因定分析)
23、人生忌紊乱,心乱事糟糕。血气忌失常,静处不烦恼。(事乱心莫乱)
24、多嗔肝受伤,多淫肾伤耗。多食伤脾胃,多思伤神劳。(七情多内伤)
25、心虚疾病起,神乱魂颠倒。闲逸必致病,贪嗔胆肝耗。(心和语善良)
26、凡人求长寿,先必除病灶。用气明养性,先必当心调。(心善者长寿)
27、五行各气生,气亏人病倒。治病先治气。气顺百病消。(理气必治病)
28、脏气以行血,血以补气到。久不动伤身,血气真阳耗。(温补血气神)
29、治五脏之病,莫先补气到。心风动伤肝,水干肾损耗。(先补足心气)
30、心定神专一,心专坚信疗。心治百病治,无一不神效。(心神先安定)
31、经通气不通,疼痛疾病到。气通经不通,大病无外表。(经络气通畅)
32、中医论养生,养心最为要。身心气同养,心气身同相。(气血养身心)
33、心神情不安,百病自来找。气和血顺道,心治精神好。(精神强心神)
34、风寒暑湿在,人弱致病到。强健病不来,精气神自好。(增强抵抗力)
35、大病刚初愈,人体虚未了。理发或洗足,病乘虚来了。(病虚不洗理)
36、欲寿强身肉,当神精气调。三戒贪嗔痴,静坐慧定到。(切戒贪嗔痴)
37、能静则心仁,能仁则寿老。有寿才有福,有福才有保。(仁者有福寿)
38、修身修心事,放下回头了。病愈觉不迷,量大寿当老。(放心修养身)
39、心伤肝火旺,脾胃化不消。营养强肾水,静坐当神效。(静坐养心神)
40、静坐能安心,气血通畅到。治病亦防病,神明心机妙。(静坐养身体)
41、有病忌心嗔,顺心才安好。心妄动生风,心安宁病好。(安心才养病)
42、子时失睡眠,肾水必亏耗。心肾相连通,火旺水少了。(充足睡眠好)
43、睡时当安心,睡心眼睡了。心烦气怒燥,最是伤神耗。(身心眼齐睡)
44、午时属心经,静坐不操劳。闭目养心神,心气强药疗。(中午小休息)
45、早起寅时到,怒气忌讳了。心乱伤肺肝,万望注意了。(早起切制怒)
46、人生从事业,精神当为要。心神若紊乱,工作做不好。(敬业长精神)
47、血气当流通,气滞阻血道。气郁肝受伤,心静病去笑。(笑口要常开)
48、养病莫求速,性急伤气道。治病不贪快,病痛宜慢消。(疾病皆慢养)
49、心火肾属水,火下水上调。肾有水乃活,望舌病知晓。(望舌知病程)
50、大病不怕死,自信最奇妙。机体有活力,无事病自消。(精神有疗法)
51、安坐乃静养,呼吸自然疗。心安涌泉处,气血全身到。(自然有疗法)
52、修行有要诀,天然心珍宝。灭火归元真,百病巧治疗。(养元有疗法)
53、养生不怕病,唯有我修道。生死都无惧,疾病自然消。(防病治未病)
54、有病不知道,该是重病了。未病能防治,有病能治疗。(无病要先防)
55、三更不睡觉,养生大忌了。名医不贪财,德高心更高。(崇尚高医德)
56、便宜且莫贪,贪字惹祸遭。得失心平衡,自然病不扰。(贪心必生病)
57、运动可生阳,静坐阴生到。贪吃补阴阳,食补欠疗效。(运动有疗法)
58、人病气不足,补血气生到。淤滞当通道,血气同补好。(血气当同补)
59、环境利养生,有氧病去掉。毛孔都呼吸,天地养人好。(环境有疗法)
60、静慢深呼吸,天地精微到。呼吸得氧气,补气强生好。(呼吸足氧气)
61、活动自然好,气血弱不跑。污浊环境中,运动不可遭。(体虚不运动)
62、运动速气血,垃圾被排掉。皮肤张毛孔,精气吸收饱。(运动除垃圾)
63、悟性知病理,智慧晓治疗。复杂人财事,简单处理好。(行事要简单)
64、人病治不了,神仙可治好。神仙是信念,心静病治了。(心理有疗法)
65、诸病从心生,治病从心疗。癌症吓不死,可怕心死掉。(乐观面对事)
66、竞争若无序,贪欲入魔道。公平心理正,和谐构建了。(心理要平衡)
67、清浊相互吸,阴阳相互抱。浊物出体外,新物有功劳。(新鲜才饮食)
68、食物须洁净,不多为务要。多食成垃圾,疾病会来找。(卫生可防病)
69、顺应大自然,养生境界高。平安来做事,自然命运好。(规律进行事)
70、养生贵坚持,敏感警觉高。若无突然事,防患为目标。(持之贵以衡)
71、科学有真道,因缘有果报。病因有机理,防病有门道。(因果必报应)
72、吃亏总是福,便宜不占了。心定人健康,结果做到了。(吃亏才是福)
73、健康方法到,疾病不来找。但愿人自信,有此感觉好。(健身要自信)
74、学问深有道,心定气和了。观人看其德,相随心转了。(德心相跟随)
75、五欲名在前,色财食睡晓。名心不占边,百病难入道。(莫贪名和利)
77、五脏欲治病,补气先为要。心定无肝火,风静水不耗。(补心为先要)
78、良医心神定,患心有依靠,两心相结合,治病见神效。(医患当同心)
79、治病不硬攻,顽症宜治绕。肾肝病有时,调肺脾奏效。(相生常治病)
80、中庸乃养生,血气阴阳道。气过不足道,血出病入膏。(中庸宜养生)
81、悟性人自然,顺之有高招。神人谁都是,医德成大道。(医者是仁心)
82、阴阳自然成,生长收藏了。相生调平衡,百病能治好。(阴阳要平衡)
83、阴阳似复杂,简单解决掉。刚柔两相济,防治病不扰。(防病才治病)
84、顺自然吃饭,会简单睡觉。规律能遵守,无病辩证高。(饮食加睡眠)
85、阴阳两平衡,相依相制了。元气无大伤,人体慢衰老。(莫伤真元气)
86、阴阳两生道,依存转化掉。生病有因素,治疗有法宝。(阴阳可辨证)
87、得意而忘形,失去控制了。阴阳皆有制,失利不沉消。(乐观才向上)
88、智慧有得大,胸怀不会小。心地如天大,智慧如日照。(心胸当宽大)
89、人学一辈子,顺其自然老。少学文化事,中年养生道。(养生且学道)
90、情志与疾病,相关非药疗。解铃有系者,五志可治好。(心病有乐治)
91、养生不怕死,怕死阳气少。仁智勇不缺,死神找不到。(顺其而自然)
92、学问博大精,三昧知道了。事物有万变,阴阳两端照。(阴阳两面转)
93、凝神须定气,物我两双抛。养生有真谛,精气神最要。(忘我者养生)
94、主明则下安,养生则寿老。闭塞无通道,下必伤形早。(主客倒失养)
95、五行相生克,病因各自找。不足找相生,五行能治疗。(相生有疗法)
96、物质无止境,精神无苦恼。贪欲必成病,超凡才心疗。(无欲无烦恼)
97、健康有理念,方法自然好。患病要乐观,信心可治疗。(自身有信心)
98、人体机体智,器官护卫好。上火快平静,切莫真切掉。(手术治疗奈)
99、偶泄打喷嚏,咳嗽和发烧。身体在修复,不治也自好。(自我能修复)
、重病绝症到,一字恨不了。当初无此恨,能解病不了。(无恨者无病)1、低热、咳嗽超过7天,应排除肺结核、支原体肺炎。
2、突然寒战、高热,伴有呼吸道证状,要考虑细菌性肺炎。
3、胸痛而无胸膜摩擦音,要注意检查有无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等。
4、咯大量脓性臭痰,要想到肺脓肿或支气管扩张。
5、左肩胛下持续存在罗音,应怀疑支气管扩张。
6、反复咯血,但胸部X线检查未见明确病灶,要考虑支气管扩张或支气管内膜结核。
7、肺部不规则片状阴影伴嗜酸性粒细胞超过1?/L,常提示过敏性肺炎。
8、突然胸痛、呼吸困难,要警惕自发性气胸。
9、诊断右侧胸膜炎,要排除肝脓肿及膈下脓胸。
10长期吸烟的中老年人出现刺激性咳嗽、持续性血痰或局限性哮鸣音,应警惕肺癌。
11、心病或先心病患者不明原因发热超过一周要当心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12、感冒后心率快或心律失常,应想到病毒性心肌炎。
13、休息或体温下降后,心率仍快者要考虑心肌有炎性损害。
14、诊断高血压病,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15、高血压伴有腹部血管杂音者,常提示肾性高血压。
16、中老年人突然上腹、左颈、左上肢剧痛,要警惕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
17、诊断心绞痛,要排除胆、胰、胃及颈椎疾病。
18、心绞痛发作时,若伴出汗、烦燥、呕吐、血压下降或心律失常,要当心心肌梗塞。
19、剧烈心前区疼痛伴高血压或/和主动脉瓣区突然出现舒张期杂音,而心电图无梗塞图形者,应怀疑主动脉夹层瘤。
20、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突然端坐呼吸,应考虑急性左心衰竭。
21、心脏普遍增大,且有响亮的奔马律,及明显的交替脉,要考虑扩张型心肌病。
22、心衰超过半年,伴有顽固性腹水者,要怀疑合并心源性肝硬化。
23、老慢支患者出现下肢浮肿,提示合并肺源性心脏病。
24、肺心病患者一旦出现精神民异常,要注意早期肺性脑病的可能。
25、高血压病人突然血压急剧增高,要当心发生高血压脑病。
26、吞咽食物有梗噎感或食物有返流时,应警惕食道癌。
27、慢性周期性发作具节律性特征的上腹痛,要考虑消化性溃疡。
28、中老年人短期内出现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及消瘦,要当心胃癌。
29、肝区疼痛、厌食、消瘦、进行性肝大,应警惕肝癌。
30、肝病患者一旦出现神志改变,要注意肝性昏迷早期表现。
31、发热、肝大伴局限性压痛,要考虑肝脓肿。
32、诊断急性胆囊炎,要排除右下肺炎、右下胸带状疱疹。
33、上腹部突然剧烈疼痛伴有血压下降,要警惕急性胰腺炎或急性心肌梗塞。
34、进油腻食物后诱发右上腹痛,要当心胆囊炎。
35、上腹部剧痛而无明显腹壁紧张,且吐出蛔虫者,是胆道蛔虫病的特征。
36、上腹部疼痛,进行性黄疸;或腹痛延伸至背部,夜间加重,前弯腰时减轻者,应警惕胰腺癌。
37、闭经、突然下腹剧痛、苍白、出汗者,要当心宫外孕。
38、中年以上有大便习惯或粪便性状改变者,要警惕结肠癌。
39、咽部或皮肤感染后2~3周,出现颜面浮肿,少尿者,应即想到急性肾炎的可能。
40、无痛性血尿,要当心泌尿道肿瘤。
41、发作性腰部剧痛伴血尿者,要考虑泌尿系结石。
42、女性患者发生膀胱刺激症状或/和腰痛者,要想到泌尿系感染。
43、男性老年人排尿不畅,常提示前列腺肥大。
44、肾脏病患者一旦出现表情淡漠、厌食、嗜睡,应考虑早期尿毒症。
45、身体异常高、矮、胖、瘦都应想到内分沁病。
46、食欲亢进,但体重反而下降者,要怀疑甲亢。
47、原因不明的心率增快、减慢或快速型心率失常,应注意检查甲状腺及功能测定。
48、食欲减退,怕冷,心率慢,便秘,常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
49、消瘦妇女有毛发稀疏、乏力、闭经,乳房萎缩,要想到席汉氏综合征。
50、皮肤粘膜色素沉着,体重下降,血压偏低,常提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51、高血压、低血钾、多尿,要注意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52、多食、多饮、多尿、体重下降,提示糖尿病。
53、糖尿病患者突然食欲下降,要当心酮证酸中毒。
54、不明原因高热、咽痛,要警惕急性白血病或粒细胞缺乏症。
55、诊断白血病,要排除类白血病反应。
56、全血细胞减少是再障的特征。
57、诊断再障,要排除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58、长期高热、黄疸、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应警惕恶性组织细胞病。
59、不明原因贫血伴多处骨骼疼痛,要提防多发性骨髓瘤。
60、血液病、肝病、感染性休克或生产,伴有出血不止者,要想到DIC。
61、对头痛患者,一定要检查有无颈项强直,不要漏诊脑膜炎。
62、白细胞总数超过25ⅹ/L,要重点检查有无细菌性肺炎、败血症、中毒性痢疾和白血病。
63、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要注意有无细菌性肺炎、败血症、菌痢、流脑及肾出血热综合症。
64、诊断癫痫,要排除甲状旁腺机能减退。
65、诊断神经官能症,要排除器质性疾病。
66、反复出现结节性红斑,要怀疑结核病及风湿病。
67、诊断周期性麻痹,要注意是否为甲亢性肌病。
68、发热伴有感染灶者,要当心败血症。
69、发热超过一周且有相对缓脉者,应送血培养及肥达氏反应。
70、有感冒样症状伴有明显厌食者,应想到病毒性肝炎。
71、痢疾恢复期或急性期出现关节肿痛,要考虑痢疾后关节炎。
72、关节炎伴尿道炎、结膜炎,是赖氏综合征的特征。
73、临床表现酷似败血症,但反复血培养均阴性,要怀疑变应性亚败血症。
74、体内有结核病灶,伴有关节炎者,应考虑结核性风湿病。(Pomcet病)
75、中老年人半夜发生单个足趾肿痛,要想到痛风。
76、反复发生口腔溃疡者,要询问有无外生殖器溃疡、结节性红班、眼睛病变及关节炎,不要漏诊白塞氏病。
77、触不清脉搏或血压测不到时,要检查是否为无脉病,不可冒认为休克。
78、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间歇期精神尚好,常提示疟疾.
79、有与羊、猪密切接触的发热患者,要想到布氏杆菌病。
80、服药后出现皮疹,应考虑药物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