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案例血常规复检实践体会
作者:河北医大二院检验科杨洪乐
对于血细胞常规检验复检规则的选取每一个实验室都有所不同,但是对于复检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还原患者真实的检验数据和结果,以提供给临床医师正确的信息用于诊断和治疗。
血细胞常规检验仪器的异常报警信息一定要重视,因为这些报警能提供给我们意想不到的证据和信息。在工作中,我就有亲身的体会。下面请看患者仪器初次血常规检验结果,图1。
图1
各项指标基本正常,只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有些异常,按照复检和审核要求,该标本无疑可以直接审核。但是结果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样么?我们来看图2。
图2
器报警显示PLTCLUMPS,中文翻译为血小板聚集,无疑血小板数值计数会受到影响,PLT*10^9/L肯定不是患者的真实数值。
图3
另外我们再来看白细胞和血小板直方图(图3),在白细胞直方图中淋巴细胞左侧的小细胞区域有直方图的异常,说明在这一个区域内细胞计数受到干扰,我们高度怀疑此现象为血小板聚集引起,与仪器的报警相吻合。再看血小板直方图右侧,曲线不能与横坐标拟合,说明还有比30fl体积大的成分存在,或者是红细胞碎片,或者是成团血小板,或者是聚集的血小板,究竟是什么原因,于是我们涂片镜检。
图4、图5
经过显微镜下观察,我们发现了纤维蛋白丝,有些区域还有粘附的血小板,我们得出结论,标本凝集了。我们初步分析,仪器的报警为纤维蛋白丝引起。
于是我们执行了拒收程序,退回标本,让采血护士通知患者重新采血。等重新采集的样本数据出来以后,我们彻底清楚了。
图6图7
血小板由原来的*10^9/L变成*10^9/L(图6),仪器未见异常报警,白细胞和血小板直方图正常(图7)。我们再看一下其他指标数值的变化情况。见表1。
表1.标本凝集及重新采血后标本部分指标数值
检测指标
标本凝集时数值
重新采血后数值
白细胞(WBC)
5.9
6.6
红细胞(RBC)
3.71
3.72
血红蛋白(HGB)
血小板(PLT)
从数值上我们不难看出,白细胞数值增高了,血小板数值也增高了,红细胞也有少许增加,这说明标本凝集对检测的部分指标产生了影响,纤维蛋白丝会粘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使得三个指标减低,而没有影响血红蛋白。
至此问题完美解决,我们给了患者一个真实的血常规数值。虽然两次的差值没有治疗上的意义,但是我们还原了真相,也证明了复检的意义。
根据本例标本复检体会:
1.充分重视仪器报警,并能区分正常与异常报警,选取有意义的报警信息进行跟踪、分析、复检。
2.为了方便审核报告,可将报警信息传输到lis中,使我们更快的更准确的识别报警信息,识别异常标本,及时有效的进行复检。医院未实现仪器报警信息与lis的完美对接,需要去仪器的软件中查看,这样对工作极不方便而且有些老师为了省事就不会进行异常信息的观察,这就使得我们的复检工作产生瑕疵,不尽完美。
3.即使血常规全部指标正常,如果仪器有异常报警信息也要进行标本的复检,有些老师怕耽误标本核收到审核的TAT时间而直接审核报告,这种做法极不可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