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一)急性溶血性贫血急性起病,全身不适,寒战、高热、头痛、腰背四肢酸痛及腹痛,有时伴恶心、呕吐、腹泻,有些患者腹痛严重,有腹肌痉挛,甚似急腹症;同时出现贫血、黄疸、尿色棕红(血红蛋白尿)。严重者可有下列表现:①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烦躁不安;②急性心功能不全或休克;③急性肾衰竭;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⑤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如昏迷、胆红素脑病(新生儿早期)。

(二)慢性先天性溶血性贫血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贫血、黄疸、肝脾大。

1.贫血可为轻、中度贫血,亦可重度贫血需要定期输血。

2.黄疸黄疸轻重不等,多数表现较轻微黄疸;黄疸多呈间歇性,少数表现持续性黄疸。

3.脾、肝大除镰状细胞贫血外,脾大是先天性溶血性贫血的典型表现,常呈轻到中度肿大,亦可见巨脾;多伴肝大。

4.危象

(1)溶血危象:在慢性溶血性贫血过程中出现贫血、黄疸加重,伴有发热、腹痛、疲倦等症状,脾脏可有触痛。一般持续7~14天可自然缓解。

(2)再生障碍危象:在慢性溶血性贫血的过程中,出现发热、腹痛、恶心、呕吐、软弱,贫血迅速加重,而黄疸不加重或较原来减轻。再障危象为一过性,一般经6~12天可自然缓解。

5.其他

胆结石及小腿溃疡在小儿较少见。慢性重度贫血常致骨骼异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wih.com/fyzz/98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