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出现了哪些艾滋病新疗法

本文来自《环球科学》年12月号,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未来50年,哪种灾难最可能造成超过1亿人死亡?数年前,曾有人向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瓦茨拉夫·斯米尔(VaclavSmil)提出这个问题。此前,斯米尔试图评估人类在未来面临突发性大灾难的可能性,因此人们非常期待斯米尔的回答。不过,他最终给出的答案,让很多人感到意外:最可能引发此类灾难的,不是一场世界大战,或是超级火山爆发,也不是小行星撞击地球,而是一场大流感。

流感是可以致命的,年的西班牙大流感是人类历史最悲痛的一幕。流感病毒像野火一样蔓延,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对于人类来说,流感病毒最不好对付的一面就是,它们总在不断发生变异、重组,玩着“变装”的把戏。然而,与艾滋病毒(HIV)相比,流感病毒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Alliance)总裁塞斯·伯克利(SethBerkley)曾这样比喻,“与HIV的变异本领相比,流感病毒只能算是直布罗陀海峡中的一块岩石”。

自年法国科学家首次分离出HIV毒株以来,科学家与HIV之间的较量一直没有停止。这期间,我们取得过短暂的胜利——比如,年问世的鸡尾酒疗法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IV的复制,但遗憾的是,安全有效的疫苗和治愈方法始终未能问世。不过,科学家从未放弃。现在,曙光正在慢慢浮现,近年来的一些重要研究,或许就是这场抗艾战役的突破口。

RV疫苗

疫苗是防治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全球共有多个实验室研制过上百种HIV疫苗,但只有3种疫苗完成了Ⅲ期临床实验。其中,RV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似乎有些保护作用的疫苗。RV由美国和泰国科学家联合研制,是用重组金丝雀痘病毒(Canarypoxvirus)作为载体表达HIV基因片段的疫苗,和其他病毒载体疫苗没有本质区别。年发布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接种了这种疫苗的自愿者的HIV感染率降低了31.2%——这也是传染类疾病疫苗预防作用的最低门槛。“虽然效果平平,但这是一个希望的信号”,很多科学家都如此认为,因此,不少科学家也在不断改进RV。

目前,“艾滋病疫苗实验网络”(HIVVaccineTrialsNetwork,HVTN)正在南非研发一种改良型RV疫苗,新疫苗称为HVTN。为了激发更强更持久的免疫保护,升级版疫苗使用了一种不同的佐剂,并且采用了免疫增强策略,自愿者接种疫苗一年后,将会再次接种。研究人员需要证明改良后的疫苗的安全性,以及疫苗的保护时间是否可以延长。一开始研究人员担心,疫苗在南非的效果会不如泰国,因为泰国人体形明显苗条很多,但I期的临床试验表明,尽管南非女性自愿者超过一半属于超重或肥胖,接种改良型疫苗后,出现的免疫反应多数与泰国临床试验的情况类似,一些案例甚至好于泰国临床试验。如果正在进行的一轮大规模临床试验进展顺利的话,年底或年初将进行最后一次临床试验,届时将有名自愿者参与进来。“只要疫苗的有效性能达到50%,就能扭转当前的抗艾形势,改变游戏规则。”“艾滋病疫苗实验网络”非洲项目主管格伦达·格雷(GlendaGrey)说。

除了研制新的疫苗,科学家也希望在基础科学方面,不断推进人类对HIV的认识,从而为疫苗研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比如在年10月,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WeillCornellMedicalCollege)的科学家利用一项新的显微技术,首次观察到了HIV膜蛋白的动态过程,他们发现,病毒表面的蛋白质会自己转移,拥有灵活的空间构象。而一般疫苗诱发的抗体的攻击目标,正是HIV的膜蛋白。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动态变化使HIV成为一个永远在动的靶位,抗体很难“命中”,这可能就是此前艾滋病疫苗多以失败告终的重要原因。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张林琦认为,既然在某些人群中,HIV可以在8~10年内,甚至终身不发病,这说明人体本身也许就能抵抗HIV,只是尚未找到破解的命门。也许,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细化,科学家最终能找到HIV的致命弱点。

分子药物

与疫苗研制的艰难历程相比,针对HIV的药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到目前为止,全球至少有30种抗HIV药物已经获批上市。把这些药物正确搭配起来使用,能够有效控制病毒复制,甚至可以让感染者的血液中检测不到HIV。

过去,患者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随着临床试验的深入研究,目前已经上市了多种只需一天一片的固定剂量复合剂(fixed-dose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治疗皮肤病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wih.com/fyzz/583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