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血癌女童写88字遗书求死,背后原因看
柴静曾说:生与死,苦难与苍老,都蕴含在每一个人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在近日的一则新闻中,一位7岁女童对生与死却有着这样的豁达。
“爸爸:
今天看到你偷偷掉眼泪,我心里很难过,我知道家里给我治病,已经花了很多钱了,也没钱了,妈妈也走了。
这都是因为我,如果我走了,妈妈就回来了,你们就可以像以前一样开开心心的了。
我不想治了,我们回家好吗?
”这是来自黑龙江省绥滨县北山乡北山村的一个7岁女童张佳烨写给父亲的遗书。
从这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女孩的三层意思:
1、不想因治病再给家里增添负担了;
2、希望妈妈可以回家;
3、希望爸妈可以像以前一样开心地生活;
是什么让这位年仅7岁女孩在一夜之间看破生死?
年5月14日张佳医院被确诊为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小佳烨就接受了18个疗程的化疗,59万的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负债累累。
在年的7月初,小佳烨的妈妈因无法承受这样的遭遇与经济的压力,选择了离开,至今杳无音讯。
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此刻只剩苟延残喘。
在巨额的医疗费用面前,小佳烨不仅独自承受着病痛的折磨,还要时刻顾及着爸妈的感受。
她认为,或许自己死了,妈妈就会回来。
她害怕,她恐惧,她不屈于命运又不忍家庭破散,她想妈妈,她想回到从前……
但她不得不一步步退后自己的脚步,压抑自己的情绪,默默承受内心的委屈和无助。
现实的残酷让小佳烨领悟了本不该是那年龄的悲和痛。
成长,在一定程度里是个褒义词,但成长中有太多和年龄不符的懂事和早熟,这份坚强,有太多的心酸和苦楚。
用林语堂的这句话描述成长的代价再合适不过: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人为什么会一夜间成长,很多时候是因为环境所迫没有别的选择,所以他必须成长。
身边也总是被这些让人心疼的新闻事件环绕:
1、14岁女孩重病无钱治,哭求爸妈放弃自己
年11月30日“爸爸,我不想化疗了,咱家也没钱了,你借的钱什么时候还清啊!放弃吧!我不想成为你们的负担,没了我还有哥哥和妹妹!”
从年5月开始,原本宁静的家庭生活被李晓晴一阵肚子疼打破,在医院中检查出肝癌后期。
年11月至年11月两年间,李晓晴前前后后接受了20个疗程的化疗,花费30多万。
由于化疗时间很长,医院两个多小时车程的城郊城中村租了一间房子,化疗的时候早出晚归;不化疗的时候,回到城中村打零工。
2、12岁白血病男孩写遗书求放弃
河南太康县12岁男孩张吉祥,罹患白血病1年多后,不忍心看着父母再四处借钱给自己治病,竟然含泪写下“遗书”,请求父母放弃自己。
“看到妈妈四处借钱给我治病,我心里很疼,我想放弃治疗,不再给妈妈添加负担。”吉祥每每说到这些,都泪流满面。
这封字迹歪歪扭扭的信中,有些字被泪水浸湿而模糊不清。
在残酷现实面前,懂得体恤家长的孩子实属不多。
成长最残忍的代价,就是还没好好享受美好的童年乐趣,就要历经生死攸关的考验。
至此我能想到最贴切的一句话告诫大家的便是《无问西东》中的这句: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活着的人应该高高兴兴地过日子,开开心心的度过每一天,让死者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安宁。
成长中充满残酷和未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一直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会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大部分人会死在明天晚上。
人生不易,成长和生活总有太多的猝不及防,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
只是,纵然如此,我们依然要相信,希望在明天!
我们也定要告诉孩子,我们可以这样去面对成长的蜕变:
1.坚持下去就会有奇迹
无论正在经历什么,都请不要轻易言弃,因为从来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
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对抗命运的恶意,用自己的坚持去改变生活、改变命运。
这世上从来不会无路可走,坚持走下去的人,披襟斩棘,伤痕累累也会艰难地走过去。
虽然对抗自己的心最辛苦,然而只有对抗它,坚持下去,才是我们真正生活着努力着的证明。
2.拥有乐观的心态
在美国俄亥俄州的温特斯堡的一项双胞胎研究中,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就是:
每一种主要的人格特质有1/4~1/2是从父母那遗传而来的,而乐观的遗传性达到50%。
所以,父母自身拥有乐观的心态,对孩子面对成长中的挫折有更好的推动作用。
父母对孩子成长中面临的挫折如果表现出悲观的情绪,往往会使孩子害怕去尝试,造成他们的无助与消极。
而乐观将让他们视失败为挑战,用行动来反应与制造希望。
失意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自己。
上帝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就是经历成长,虽然过程痛苦,但最终收获的却是一生的底气。
作家诺丁斯说:关心与被关心是人类的最基本需要。
我们接受关心,并且生活在关心所营造的氛围之中。如果没有这种关心,我们就无法生存下去,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为人父母的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哪怕经济拮据、条件限制,都不能吝啬对孩子们的关心。
用温暖的关怀教会他们坚持与乐观的心态,走好当下的每一步,哪怕一丝言语问候都能抵挡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次裂变之痛。
最后,愿那些在病痛中的孩子能够坚强、乐观!也愿我们在成长的蜕变中,都能够被温柔以待,不忘初心,依旧前行。
﹌END﹌
-作者-
嗨,我是娇娇妈,专注于服务数百万妈妈的家庭教育平台。我的文,偶尔理性冷静、偶尔温暖深情。但愿,我们相识后,你懂自己也懂孩子。娇娇妈(ID:jiaojiaoma8)
今日话题
当孩子在面临成长难题时,你是如何帮助孩子渡过难关的?欢迎在下方与娇妈一起聊聊。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娇妈精选原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