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先锋不忘初心坚守使命记集团20
冯海涛(左)与同事在施工现场
近年来,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营口港充分发挥既在“带”上又在“路”上的优势,大力实施“TEU”发展战略,以中欧班列为载体,全力构建中俄欧国际物流大通道,加快推进在俄罗斯及欧洲的战略布局,实现自身转型升级。年9月3日,在中俄两国元首的见证下,营口港与俄铁签署《合作意向备忘录》,为双方深化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年11月7日,营口港与俄铁在圣彼得堡正式签约,收购俄铁旗下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49%股权,双方联手打造莫斯科地区最大的集中转、仓储、集散、清关、保税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国际物流中心。场地建设自然需要人才技术支持,作为我港与俄铁正式合作的第一个项目,集团领导高度重视,组建了一支骁勇善战的精干队伍奔赴莫斯科,冯海涛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冯海涛自年入港以来一直从事场地建设、工程管理这一类的工作,直到年9月,当领导找到他,让他考虑一下到俄罗斯工作的时候,冯海涛的心里既兴奋又犹豫,兴奋的是他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犹豫的是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这一走,家里家外的担子都要落到妻子的身上。正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妻子鼓励他:“想去就去吧,集团现在需要你,家里有我呢,放心。”正是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冯海涛打消了顾虑,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去俄罗斯工作,出任中方工程副总经理。
初到俄罗斯,不安和麻烦接踵而来。冯海涛说:“最开始由于语言不通,再加上出发前国安局对我们进行过培训,提醒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因此,我们几个人两天都没有踏出过房门一步,直到后来没有卫生纸等生活用品了,不得已几个人才结伴出去。工作更不用说了,当时只有两个俄语翻译,和俄方工作人员沟通的时候异常吃力,因为双方的工作思维和理念都不同,再加上语言不通,导致最开始工作的时候进度很慢,又很想念故乡和亲人,心中非常苦闷。后来,我们开始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俄语,慢慢才好了起来,现在已经可以和当地人进行简单沟通了。”
冯海涛(中)与同事在施工现场
营口港与俄铁合资组建的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项目,经前期规划设计与调整,已于年8月开工,但开工前期,冯海涛就发现了问题。俄铁方面年针对此项目已做了前期的规划设计,但是按照港口的规划设计来看,俄铁方面的设计不太合理,中方需要想一个合适的理由来说服俄方,但是由于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项目是被作为样板建设的,并没有参照物,这就给双方沟通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如何向俄方工作人员传达我们的理念是最大的问题。冯海涛说:“项目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对我们来说充满了挑战,既要克服双方工作理念的不同以及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又要进行技术方面的沟通,每一步都走得太困难了。”后来,在冯海涛一行的陪同下,俄方工作人员来到营口港进行实地考察,考察过后,俄方决定改变设计方案,终于在年6月定下了最终的设计方案。方案定下后,马上就需要开工建设,俄罗斯的施工环境和国内不同,冬季也需要正常开工,而俄罗斯的冬季要从每年的10月持续到来年的4月,就算风雪再大也不能停止工作。冯海涛说:“当前,项目的工程建设与融资工作协同推进,在融资顺利到位的基础上,有望实现一阶段综合体在今年四季度投入运营的预期目标。”
如今,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冯海涛和其他8名同事已经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他说:“我们有一个 孤独,应该是所有工作在异国他乡的人们心中最真实的感受,但是,冯海涛说:“随着项目不断向前推进,心中的孤独与思念已经转化成一腔热血,我会尽我所能,不忘初心,坚守使命,决不辜负集团领导的信任和家人的期望。”
采 访:金 明 编 辑:刘佳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