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技百岁老人ldquo平稳着陆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髓系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约占急性白血病的70%,是白血病最常见的类型。

而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患者因一般状况差、合并症多、易合并不良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改变等原因,治疗较为棘手,总体预后较差,死亡率高。因此既往很多老年患者在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后认为是“不治之症”而主动放弃治疗或因惧怕化疗而未积极治疗,“闻病色变”!

年4医院血液科先后诊治了一位岁及一位80岁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

病例1

百岁高龄的张伯(化名)有10余年贫血病史,长期乏力、纳差,间断关节痛,生活质量欠佳,但因年龄大一直未积极行专科诊治,本次症状加重就诊,血常规检查提示重度贫血。

经过反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缓解了家属10余年来对骨穿的顾虑,完善骨穿检查,最终明确了诊断,且根据病史及骨穿细胞形态特点和二代测序等结果考虑为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

张伯百岁高龄,合并肾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综合性评估后,考虑其对强化疗方案耐受性差,选择用去甲基化药物阿扎胞苷联合小分子靶向药物BCL-2抑制剂进行治疗,并根据肾功能调整用药剂量。

虽然整个治疗周期长达4周,但患者耐受性好,无呕吐、脱发,无严重感染和出血,无肝肾功能损害,悠悠哉哉地“平稳着陆”。疗程结束后复查骨穿提示为白血病完全缓解。

病例2

80岁的李伯(化名)因拔牙后牙龈反复出血2月就诊,血常规检查发现血小板重度减少,完善骨穿亦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

对于医院的李伯和家属来说,这个诊断犹如晴天霹雳。通过充分的医患沟通,首先减轻了家属的紧张和焦虑,但家属考虑患者性格特点,仍然希望实施“保护性医疗”,不告知患者本人,希望接受不良反应较小的治疗方案。通过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及家属治疗诉求,选择了和张伯一样的非传统化疗方案即去甲基药物阿扎胞苷联合小分子靶向药物BCL-2抑制剂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中,骨髓抑制期出现发热,及时调整疗程,加强抗感染治疗,发热很快缓解。疗程结束后复查骨穿提示为白血病完全缓解。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通过个体化治疗,静悄悄地解决了这两位老年患者的危急之症。出院时两位老者甚至完全不知道经历了什么,只知道头晕乏力改善了,面色红润了,牙齿不出血了。

对于家属来说,看到老人轻松获得了白血病的缓解,切实改变了对白血病“闻病色变”的认识误区,增加了信心及后续巩固维持治疗的决心!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不放弃每一位患者,就是医者最大的心愿和目标。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群体也在增大

尽管与较年轻患者比较

总体疗效和预后不容乐观

但随着新药的应用、各种临床研究的推进

以及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实施等

老年患者仍有望实现

快速缓解、深层次缓解

延长生存、改善生活质量

老年患者不需“谈癌色变”

白血病更不是“不治之症”

温馨提示

老年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或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或贫血表现等,应及时完善血常规等检查,及时到血液科诊治。

科室介绍

血液科成立于年9月9日,设置普通病房、层流病房和实验室,后者包括细胞形态室、流式细胞室、细胞培养室等。现有博士学历1人、硕士学历4人、在读硕士1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管技师1人、副主任护师1人等。科室开展各种血液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与疑难杂症的临床诊治工作;先后承担或参与国家及省市级别课题20余项,获广东省和广州市科技进步奖共3项;承担中山大学及广州医科大学等院校教学任务及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血液科开展各种血液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与疑难杂症的临床诊治工作,包括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肿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的诊治,各种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减少及血友病等出凝血功能障碍疾病的诊治,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各种贫血性疾病的诊治等。开设AA(再生障碍性贫血)、MPN(骨髓增殖性肿瘤)、ITP(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老年白血病等专科专病门诊。

医院

文:血液科冯可欣詹昱

编辑:十二小宣

投稿邮箱:tougao12h

sina.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wih.com/fyzz/1269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