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学医学病例先天性白血病nb
1.病史
患儿男,1天,年06月28日16:55外院顺产出生,G2P2,胎龄35+周,出生体重2.35kg,出生情况不详,否认窒息抢救史,出生后反应差,无发热,无呻吟,无发绀,无呼吸急促,无呕吐,无抽搐,该院查「血常规WBC.81×/L,RBC2.45×/L,HGB85g/L,PLT×/L」,考虑病重遂转至我院,予收住院。
其母孕期产检无异常,家族中否认有传染病史及恶性肿瘤病史。
2.查体
入院查体:T36.5°C,R46次/分,P次/分,BP68/47mmHg,SPO%,Wt2.3kg。反应差,哭声稍尖,早产儿貌,全身皮肤轻度黄染,躯干散在少许红色皮疹,前囟平软,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平软,肝肋下约2cm,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脐部无渗血。肛门外生殖器未发现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原始反射稍弱。
3.辅助检查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
复查血常规:WBC.9×/L,NEUT%0.41,L%0.36,MO%0.18,HGB96g/L,PLT×/L;CRP1.6mg/L;凝血功能:PT14.2s,APTT51.6s,FIB1.65g/L。3P(-),D2聚体0.85g/L。生化:BUN5.04mmol/L,CR79.2umol/L,Mg0.66mmol/L,CKU/L,CK-MB20U/L,余未见明显异常;
外周血涂片:幼稚细胞55%,中性粒28%,淋巴15%,单核2%,有核红细胞3%。血型:A型,Rh(D)+。二对半、丙肝、Anti-HIV、TRUST、尿、粪常规未见明显异常。血培养3天未见细菌生长。肝胆脾彩超:肝脏稍大。
考虑白血病可能,6月30日予行右胫前骨髓穿刺术,送骨髓检查及流式细胞学检查。
7月1日骨髓检查回报: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片: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占37.5%,POX1%阳性;粒系占38%,可见早幼粒及以下各细胞;血片:原始细胞占40%,形态同骨髓,血小板少,可见大血小板及畸形血小板)。白血病免疫分型:原始细胞位于D区,占有核细胞41.5%,表达CD7、CD33、CD56、CD11,急性髓系白血病(M1)待诊。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M1)。
疾病学习:
简介
先天性白血病(congenitalleukemia,CL)是一种罕见类型的白血病,是指从出生至生后8周即诊断的白血病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及体质异常有关常伴有先天畸形如21-三体综合征、Turner综合征等。CL以AML为主,其次为ALLM5,MUL亦有报道临床突出表现是皮肤损害,形态多样其次有出血肝脾肿大早期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睾丸浸润。病情进展快,病程短化疗反应差,死亡率高实验室检查:有贫血白血病明显增高外周血涂片有异形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血小板减少诊断需做骨髓分类,免疫分型和遗传学检查。同时注意除外类白血病反应治疗如有核型异常的按白血病化疗CR后尽可能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本病有自发缓解的可能对Down综合征并先天性白血病及核型正常者可观察后再治疗。
诊断
先天性白血病诊断标准为:①血或骨髓中出现大量髓细胞系或淋巴细胞系幼稚细胞;②有髓外浸润的表现;③排除类白血病反应。
鉴别诊断:
主要应与新生儿类白血病鉴别多见于严重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等情况,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大于50.0×/L并可见幼稚细胞肝脾肿大此时应做血培养、骨髓象白血病碱性磷酸酶测定以协助诊断。
体外骨髓培养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半固体骨髓培养检测未经治疗的AML显示缺乏集落形成簇形成增多,骨髓从无生长到过多簇形成,未经治疗的ALL显示无生长或集落形成率下降总之,未经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显示集落数和集落/簇比值降低相反类白血病反应的Down综合征患儿在骨髓培养中到具有正常成熟分化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正常集落形成,而且集落数和集落/簇的比值正常。
临床“医生一世”新闻媒体成员平台负责人:刘子犀老师网络主编:苏郁晖网络副编辑:朱梓楠、张宇鹏板块主编:李天骄板块主编:苏郁晖板块主编:金铁托板块主编:王萌板块主编:刘茜板块主编:高琳琳板块主编:王明瑞板块主编:朱梓楠板块主编:王萌板块主编:张宇鹏记者副编辑:刘叶见习记者:高思奇、郭嘉琪、李美娇王晓辉见习后期:林剑斌、江翁佳、章宇洋特邀医学顾问:仲来福教授了解更多治疗白癜风要多久白癜风怎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