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泉县实施大病县助兜底政策,让大病号

  编前语: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制定出台了《关于年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补偿方案的指导意见》,明确新农合住院补偿封顶线,当年同一患者实际获得的大病统筹补偿金额累计不超过15万元。

  可是咱突泉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县委、政府却出台了“大病县助兜底”政策,让突泉人,甚至在突泉的外地人,享受到发达地区都享受不到的民生待遇。作为突泉人,我们是幸运的,更是的幸福的!

让大病号看得起病

——突泉县实施城乡大病县级医疗补助工作纪实

大病患者县本级医疗补助一站式审核。

医保局工作人员上门为大病患者送补助。

突泉县举办大病县助政策座谈会。

  建立大病县助模式城乡患者全覆盖

  母亲66岁,家里9岁的孩子刚刚上2年级,一家5口没有劳动力,只靠着家里的小卖店勉强度日……这是家住突泉镇小城子村的张永心一家的真实写照。

  原本张永心和妻子正一起热火朝天、干劲十足地创业打工,打算攒下积蓄准备维修自家旧房子,谁料年一场厄运却降临在一家人头上,张永心被检查出身患恶性淋巴瘤。医院治疗的2年时间,张永心共花去医疗费20.万元。频繁的辗转奔波,路费、住宿费、伙食费,加上高额的治疗费用,让这个本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看着家人苦不堪言,张永心几乎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所幸的是,突泉县实施的城乡大病患者医疗补助帮张永心一家渡过了难关。经过医保局业务人员的核算,除了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报销10.万元外,县级大病医疗还补助了2.万元。拿到补助款那一刻,全家人热泪盈眶。张永心的母亲激动地说:“接下来的治疗费用有大病补助兜底,我们心里就有底了,也让我们家看到了一点希望,不管如何都要给儿子把病治好。”

  “一旦患上白血病、恶性肿瘤等疾病,患者不但要忍受病痛折磨,还要承担巨额治疗费用,尽管社会各方面救助制度不断完善,然而实际救助金额与高昂的医疗费用相比,还是相差甚远。”突泉县医疗保险资金管理局局长任建平说,“得场大病,少则十几万元的治疗费用,多则花费几十万、上百万元,巨大的经济压力往往压垮一个家庭、拖垮几代人,没有资金保障的话,很多人只能被迫进行保守治疗,甚至放弃治疗。”

  突泉县城乡大病患者医疗县助再补助政策是突泉县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县委书记屈振年介绍说:“为了减轻患者个人缴费负担,其专项资金由突泉县本级财政部门全额承担,资金统筹使用,不划入个人账户,患者个人不需要再单独缴纳任何费用。虽然我们突泉县是国贫县,但每年财政都要挤出万左右作为大病救助专项基金。年安排了预算资金万元,但年度支出仅占了年初预算的34.2%,并没有因为政策实施造成财政负担,而是用很少的财政资金,让全县患大病的群众得到了全面保障,把握住了财政政策与民生问题的契合点,使财政资金的效益达到了最大化。”

  此外,突泉县城乡大病患者医疗补助范围还惠及到了全县人口,补助范围与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享受待遇条件相衔接,对参加本县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大病患者,在已享有正常的基本医疗保险统筹支付待遇基础上,还享有医疗补助待遇。

  “不仅如此,外地户籍新迁入突泉县的人员,具备稳定的工资收入、固定的居住处所且连续缴纳城镇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5年以上也可享受医疗补助。”任建平介绍说,“对城乡居民一年度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除可享有正常的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待遇外,个人累计负担超过一定额度的部分,由大病县助资金予以补助,这大大提高了群众受益面和受益水平。”

  让困难群体病有所医,不仅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更从制度上切实减轻了群众患病后治疗费用上的负担。突泉县在为大病患者张开的这张安全网,让患病百姓不再小病扛、大病拖。“尤其是对于家底子薄的农村家庭,这个政策可以说解决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也让我县扶贫攻坚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任建平说。

  “别看我们突泉县还是国家级贫困县,我们享受的民生待遇却是发达地区享受不到的啊!年,县里实施大病‘县’助后,给我们这些大病号带来了希望,让我们看得起病,用得起药了!”51岁的张靖宇,是突泉县公安系统一名普通职工,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多年的他,近两年因肝硬化失代偿期加重,先后在河北、上海、医院住院治疗,共花去医疗费多万元。突泉县医保局工作人员核实情况后,按照大病县级医疗补助政策,为其补助了42.万元。领到补助款时,张靖宇直呼不敢相信:“这些钱真是救命钱,最困难的时候政府雪中送炭,我真是打心眼儿里感激啊!”

  张靖宇只是突泉县实施城乡大病县级医疗补助的众多受益人之一。年以来,为了切实解决城乡大病参保患者的后顾之忧,确保大病医疗补助制度的实施及医疗补助资金的合理使用,突泉县创新新型医疗补助理念,颠覆传统医疗补助模式,率先在全区推行了“城乡居民大病县助”政策,建立了城乡大病患者医疗全覆盖大兜底人性化救助机制。自年6月突泉县实施大病县助政策以来,全县受益者已达人次,累计救助资金达.9万元。

  突破病种额度限制织密大病救助兜底网

  “县里大病救助一共补助了8.5万多元钱,我们这心里总算有底了。”今年58岁的杨中英,是突泉县酱菜厂的退休职工,也是突泉县启动实施城乡大病县级医疗补助的首批受益对象。

  年3月,杨中英被检查出患有乳腺癌,医院医院就医,并在基因检测配型成功后实施了恶性肿瘤靶向药物治疗。“我们一共花了医疗费24.万元,其中基本医疗统筹基金报销了6.万元,自费18.万元。对我们这种只有微薄工资收入的家庭来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后续治疗很难维持。”对照着本子上的记录,杨中英的老伴刘义一项一项地算起了账。他说:“幸亏赶上了县里出台的这个政策,给我们补助了8.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刘义说:“我老伴的乳腺癌治疗必须使用美国进口的“赫赛丁”,这种药2.38万元一支,光花在这种‘救命药’上的钱就有10多万元,当时这种药还没有纳入医保报销范畴,要是没有县里的医疗补助,这部分费用只能自己承担。”

  “有些治疗癌症、白血病之类的靶向药,患者需要,也确实有疗效,即使不在当地医保‘三个目录’内的,只要在救治所在地医保报销范围内的都可以报销。”县医疗保险资金管理局医疗保险股股长王天燕说。突泉县医疗补助打破了以往基本医疗保险执行兴安盟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范围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这“三个目录”的要求,只医院所在地区的“三个目录”内,确需治疗且具有明显疗效的自费费用,都予以适当补助。“这个政策充分考虑到了群众医保需求和实际负担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了许多困难家庭对需长期治疗且自费费用较高的疾病无法支付医药费的问题。”王天燕说。

  不仅打破了病种限制,突泉县还实现了大病医疗救助额度上的突破。城乡大病患者医疗补助设置5万元的起付标准,起付标准以上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按医疗费用的多少分段给予补偿,重点补助大病患者。大病医疗救助上不封顶,自费费用在5至10万元部分,按50%补助;自费费用在10至15万元部分,按80%补助;自费费用在15至20万元部分,按85%补助;自费费用在20至30万元部分,按90%补助,超过30万元的部分,通过县政府城乡大病患者医疗补助评估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是否需要补助,补助比例达到50%以上。

获得大病救助的患者张永心与母亲在一起。

  人性化救助机制健全保障体系金字塔

  贴心、便捷的“一站式”服务也为大病患者打通了大病救助的“绿色通道”。患者杨中英说:“从申请到拿到补助金的时间特别快,也就半个多月吧,手续也不繁琐,月末前把与治疗相关的各种票据交齐,下个月就可以拿到钱了,一送一取不需要跑很多地方,工作人员也都很有耐心。”

  “1月14日,我们县刚刚召开了大病县助政策座谈会,征求受益群众对目前大病县助政策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此项惠民政策的操作流程,使这项惠民政策更加完善,操作更加便捷,保障更加到位。”任建平说,“有了好的政策,就应该让广大人民群众知道,我们也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帮助这些身处困境且符合救助条件的人群。”

  如今,随着突泉县城乡大病县级医疗补助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重大疾病患者被纳入补助范围,曾经“得一场大病便毁掉一个家”的境况,正在渐行渐远。

  “大病救助体现着政府的担当,不能让生了大病的患者因病返贫,因病致贫,要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政府温暖的援手。”县委书记屈振年说。突泉县大病救助机制填补了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真空,且与民政救助、红十字会、团委、妇联和企业救助等社会救助有机结合,健全了医疗保障体系,是推进全民医保制度的大胆尝试。

  “如果把整个医疗保障体系看成一个金字塔,那么基本医保就是塔基,大病救助则是金字塔的塔尖部分,如今这个金字塔基本上已经接近于塔尖。”屈振年说:“要在保住塔底的基础上保住塔尖,既要让人人受益,更要让病情特别严重、花费特别巨大的万分之几甚至十万分之几的大病患者得到帮助,这样突泉县的老百姓们才有生命安全感。”

  在采访结束时,屈振年说,如果财政资金充裕,下一步还想逐步提高大病县助报销比例,适当降低门槛,做大金字塔尖部分,最大限度地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确保更多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得到及时救助。

来源:内蒙古日报 记者:慧敏敏讷冯玉艳杨杨 图片:杨杨

本期编辑:郭伟伟

顺便帮小编点个赞!小编工资已与此赞挂钩,一赞一分钱,求!打!赏!↓↓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哪里最好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wih.com/fyzl/583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