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涨姿势罕见先天性白血病解析

先天性白血病其发病率不高,但预后差,早期可以单纯皮肤损害为表现,容易误诊,本文介绍1例先天性白血病。

临床资料

1病史

患儿男,1天,年06月28日16:55顺产出生,G2P2,胎龄35+周,出生体重2.35kg,出生情况不详,否认窒息抢救史,出生后反应差,无发热,无呻吟,无发绀,无呼吸急促,无呕吐,无抽搐,该院查「血常规WBC.81×/L,RBC2.45×/L,HGB85g/L,PLT×/L」。

其母孕期产检无异常,家族中否认有传染病史及恶性肿瘤病史。

2查体

入院查体:T36.5°C,R46次/分,P次/分,BP68/47mmHg,SPO%,Wt2.3kg。反应差,哭声稍尖,早产儿貌,全身皮肤轻度黄染,躯干散在少许红色皮疹,前囟平软,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平软,肝肋下约2cm,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脐部无渗血。肛门外生殖器未发现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原始反射稍弱。

3辅助检查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

复查血常规:WBC.9×/L,NEUT%0.41,L%0.36,MO%0.18,HGB96g/L,PLT×/L;CRP1.6mg/L;

凝血功能:PT14.2s,APTT51.6s,FIB1.65g/L。3P(-),D2聚体0.85g/L。

生化:BUN5.04mmol/L,CR79.2umol/L,Mg0.66mmol/L,CKU/L,CK-MB20U/L,余未见明显异常;

外周血涂片:幼稚细胞55%,中性粒28%,淋巴15%,单核2%,有核红细胞3%。血型:A型,Rh(D)+。二对半、丙肝、Anti-HIV、TRUST、尿、粪常规未见明显异常。血培养3天未见细菌生长。

肝胆脾彩超:肝脏稍大。

考虑白血病可能,6月30日予行右胫前骨髓穿刺术,送骨髓检查及流式细胞学检查。

7月1日骨髓检查回报: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片: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占37.5%,POX1%阳性;粒系占38%,可见早幼粒及以下各细胞;血片:原始细胞占40%,形态同骨髓,血小板少,可见大血小板及畸形血小板)。白血病免疫分型:原始细胞位于D区,占有核细胞41.5%,表达CD7、CD33、CD56、CD11,急性髓系白血病(M1)待诊。

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M1)。

讨论

先天性白血病(congenitalleukemia,CL)是指出生后至生后28天内起病的白血病,又叫新生儿白血病,属于恶性肿瘤,临床上并不多见,国外报道新生儿白血病在儿童白血病中不超过1%,在存活新生儿中约为4.7/万。我国未有大规模的统计及报道,多以个例报告为主。

本病以髓系白血病为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较为少见,与儿童期白血病不同,该男性患儿为髓系白血病M1型。至于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学者们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如母亲感染EBV)、基因缺陷、染色体畸形、环境因素、放射线暴露、母亲酒精摄入、吸烟、同卵双胎等有关。

临床表现

先天性白血病常以发热、出血(肺出血、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皮肤黏膜苍白、出血性皮损、皮下包块、肝脾肿大等「三系减少、癌细胞浸润」为表现,亦可无临床表现,因行外周血血常规或行脐带血检查时,发现白细胞异常升高引起医师注意,进一步检查而确诊。

辅助检查

(1)多数病例血常规示白细胞增高明显,贫血,血小板减低,白细胞总数超过×/L者,多提示预后差;

(2)外周血涂片及骨髓检查可见幼稚细胞,骨髓检查原始或幼稚细胞占20%以上;

(3)流式细胞学白血病免疫分型;

(4)染色体检查,新生儿白血病患儿并发21-三体综合征是普通人群的20~30倍,陈肇杰等报道的44例病例中有6例合并21-三体综合征,故建议临床中对该病患儿合并特殊面容者(如鼻梁低平,眼距宽,眼裂小,眼外眦上斜等表现),尤其其母为高龄产妇时,需行染色体检查,以减少漏诊;再者,11q23区域的结构基因重排常常提示预后不良。

诊断与鉴别诊断

先天性白血病的诊断需满足以下条件:

(1)外周血及骨髓检查可见大量异常髓系或淋巴系幼稚细胞;

(2)非造血器官有相应细胞浸润;

(3)除外引起类白血病的因素。

需重点与类白血病反应进行鉴别:

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reaction,LKR)是指由于严重感染(细菌感染、TORCH感染等)、大量出血或新生儿溶血性疾病、恶性肿瘤、产前使用皮质激素等原因,刺激骨髓造血,使外周血白细胞数增多(可达50×/L以上),伴幼稚细胞出现的类似白血病的反应。

该病一般无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无浸润现象,骨髓检查多无白血病性改变。其中,感染为类白血病反应最常见原因,通常存在原发病灶,当病灶除去后,血象可逐渐降至正常。

治疗和预后

该名新生儿白血病诊断明确,因家属原因,放弃治疗后办理自动出院。

先天性白血病起病急,进展快,对化疗反应差,复发率高,治愈率低,预后相对差,常因出血或感染等数周或数月后死亡。

但也有自然缓解的报告,肖娟等报道的17例自然缓解的先天性白血病中,有8例达到持续缓解,余缓解后复发,复发的年龄波动于3周至12岁之间,所以对于自然缓解的患儿,仍需长期随访。除化疗外,骨髓移植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BajwaPR等曾为1名患儿行化疗后骨髓移植,长达28个月的随访无复发。









































皮肤病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的权威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wih.com/fyzl/14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