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生病后,全家人一年多没吃过肉了愿
近日,电影《我不是药神》刷爆朋友圈。
多少人一开始笑成傻子,后面却哭的泪流满面。
电影把镜头对准了一个群体:“慢粒白血病”患者。这种病只要发现得早,定期服药,患者就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
但是治疗这种病的药“格列宁”,一瓶4万!面对这样的天价药,普通的家庭就算倾家荡产,也承受不了多久。
而一旦停用药物,患者的病很快就会进入急变期,无药可救,等待患者的只有死亡。
影片中的患者面临的困境不是没药治病,而是没钱买药,没药就会没命。
为了给女儿治病,单亲妈妈刘思慧不得不去夜总会工作,为了女儿她随时可以出卖自己。
断药后病情进入急变期的吕受益,为了不拖累妻儿,选择了自杀。
不满20岁的黄毛,得病后为了不拖累父母,选择背井离乡,一个人承受病痛。
影片中,一位老奶奶含泪哭诉:我吃了三年的药,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我就想活着,我不想死。
疾病,不仅意味着患者身体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更意味着巨大的治疗成本。一个家庭,因为一场疾病,可能倾家荡产,一蹶不振。
1
一场大病究竟能让人穷到什么地步?
知乎上有一名网友分享了他们家真实的经历。
该网友的外公外婆、两个舅舅,还有父母,都在东北某央企工作。说不上大富大贵,但也算得上小康家庭了。
有一年,外公确诊鼻咽癌。
自此后10年,她目睹了外公3个子女的家庭,从小康滑落至贫困线。
她的小舅,请长假带着外公全国奔波,只为就医。大舅为了赚钱,申请到中东工作。她的母亲则是后勤,负责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医疗费用的报销以及申请单位的各种贷款。
一次包饺子,小舅妈吃着吃着就哭了,她说,有一年多没吃过肉了,去菜市场买菜都是趁着收摊的时候,只为了多省几块钱。
外公的病拖了2年。他走后,3个子女家底空空,负债累累,很多年都没缓过来。
直至今日,这名网友参加工作了,还得拿工资帮妈妈还债。
今年年初,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在朋友圈广泛传播。
文章讲的是一个北京中产家庭因为一场流感几乎破产的经历。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金融从业者,经过多年打拼,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存款过百万,这样的身家,可以说至少碾压了80%以上的中国家庭。
但是,岳父因为一场流感住院了,病情急转直下,一度送进了重症监护室。29天后,岳父还是离世了。
其中的花费让人触目惊心。
1月8日,医院ICU,ICU的费用大概是每日-元。
1月12日,老人开始使用人工肺。人工肺的费用是:开机费6万,随后每天2万起。
“家里所有的理财、股票卖掉,再加上岳父岳母留下来养老的钱,理想情况下能撑30-40天。如果在ICU要待很长时间,只能卖掉北京的房子。”
一人重病,全家连坐。对于很多家庭而言,一旦有人生场大病,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医疗费用,这样下来基本上一个家就垮了。
这两个事例,赤裸裸地揭示了:中产和无产之间、小康和贫困之间,有时只隔了一场病。
2
为了不拖累家人,有些人选择放弃治疗
上个月,黑龙江一个给自己买寿衣的14岁女孩,占据了各大媒体微博头条。
女孩叫小周,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近期病情加重,急需造血干细胞移植。
由于前期治疗已花费近60万,家中无力再承担60万元手术费。于是小周有了放弃治疗的想法,医院偷跑出去给自己买了寿衣。
她说,“我爸本身也有心脏病,都不舍得花钱看。从去年就在想,如果没有我的话,治疗的钱就可以省下来。”
但小周的父母从没想过放弃。女儿的懂事,让他们无比心酸。
温州有位老人名叫戴金秀,70岁,育有二子一女。去年四月,老人咳嗽不止,且咳出的血当中还带着一些血丝。
老人自己偷偷做了检查,发现自己癌症晚期,变得相当焦虑,睡眠质量每况愈下。不明真相的子女带老人去看病,医生判断其老人有焦虑症,需要安眠的药物来维持睡眠。
有天老人称要去公园看戏,听到平时爱好听戏跳舞的母亲要去公园走走,女儿并未察觉到异常,便答应了。
午饭时间,女儿回到家中,发现母亲留下了一封“诀别书”,满满的两张纸上写着不想拖累子女,以及她想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字眼。
后来,救援队在一处废旧的拆车场附近找到了戴金秀,已无生命体征。
这样的新闻太多太多,湖南患白血病的八岁女孩为了不拖累父母自拔氧气管离世,安徽9旬老太因疾病缠绕不愿拖累儿女跳井身亡,杭州一名患癌男子不愿吸氧只为多给女儿省两块钱……
患病的人不仅要忍受疾病带来的巨大痛苦,还要忍受因自己生病拖累家庭带来的愧疚感与负罪感。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患者选择放弃治疗,甚至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谁也无法指责他们为什么就这样放弃生命。毕竟我们不是他们,无法与他们感同身受。
如果可以好好活着,谁又愿意去死呢?
3
更残酷的是,我们不敢生病,更不敢死
年8月,14级台风“天鸽”登陆珠海。53岁的周荣顶着强风,冲了出去,怕新买的货车被掀翻了。
不幸的是,货车被刮翻后,周荣被当场压死。
是不是觉得周荣太傻了,为了几万块就搭上了自己的一条命。
他难道不明白命更重要么?他一定明白。
但那辆车对他的家庭来说,是用来养家糊口的,也是全家人的命!
所以他冲了上去,只是命运并没有眷顾这个可怜的人。
可以想象,周荣倒下后,他的家庭会遭受怎样的打击与痛苦。
知乎上一个网友的故事,戳中了很多人。
每晚,他要算着家里的账才敢睡去,清晨再惴惴不安地醒来。
因为,怎么算,钱都不够用。
他和妻子是双职工,双方父母4个,都60多岁了。父母的上面,还有2位90岁的老人。下面还有1个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
他父亲摔了一跤骨折了,医院。一下子,原先照顾爷爷的主力没了,还得找护工去照顾父亲。
医院、家、幼儿园、单位,样样都得顾,样样都不太顾得上。全家的压力压的他喘不过气来,但他还是得死命的扛住,他不扛谁来扛呢?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这些子女在父母老去后就是家庭的顶梁柱。
他们往往要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局面,为了照顾家庭,他们必须竭尽全力。
他们不敢生病,不敢倒下。因为他们一旦倒下,他们身后的家庭怎么办?
4
贫穷,才是最难治的病
为什么一场大病可以如此轻易的摧毁一个家庭?根本原因是:因为穷。
影片中假药贩子张长林曾说过一句戳心的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
因为穷,连活着也成了奢望。
影片中程勇贩卖低价药拯救了上千个患者,但是他不是药神,没有治疗穷病的药,仍然有许多患者因为没钱治病一个个的死去。
因为程勇(电影角色),因为陆勇(现实人物)抗争的胜利,现实中高昂的抗癌药格列宁被纳入医保,让许多“慢粒白血病”患者拥有了生的希望。
事情看似得到了完美的解决,但是其实这只是刚刚开始。我们都知道,药品列入医保是何其的困难,除了慢粒白血病外还有很多普通家庭倾家荡产都治不起的病。
余华曾说过: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大多数的人生而平凡,我们可能无法改变贫穷的现实,更无法阻止病痛的来袭。
治不起病怎么办?或许从医学的角度来讲“防大于治”是最好的答案,想不染上穷病的最好方法就是不生病。
这听上去像是一个笑话,人这一辈子怎么可能不生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