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访谈李志铭教授CLL患者BTK抑

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专科 http://m.39.net/pf/a_4782740.html
为进一步促进国内外白血病和淋巴瘤领域的交流与发展,“第六届抗白血病·淋巴瘤国际高峰论坛暨CSCO抗白血病联盟抗淋巴瘤联盟巡讲——哈尔滨站”于年7月8-10日在哈尔滨举办。本次论坛汇聚了国内外众多优秀的白血病和淋巴瘤专家,对新药研发及临床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值此期间,医脉通有幸邀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志铭教授接受采访,就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耐药原因及治疗选择进行分享。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淋巴增殖性疾病,来源于成熟的单克隆B淋巴细胞。CLL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以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聚集为特征,且常合并其他疾病。以BTK抑制剂为代表的靶向治疗药物改善了CLL患者的预后,开启了CLL治疗的“无化疗”新时代。然而,部分患者会出现BTK抑制剂耐药的情况,预后较差。

CLL患者BTK抑制剂耐药机制

李志铭教授表示,目前来说,BTK抑制剂耐药机制仍有较多探索的空间。大家最为认可的是C位点发生CS突变,由此BTK抑制剂无法完全结合BTK靶点,从而产生耐药。另外下游的PLCγ2突变也是BTK抑制剂耐药的常见机制。多项BTK抑制剂耐药机制的研究和探索正在进行中,有研究发现,免疫治疗相关因素可能也与BTK抑制剂耐药相关,期待其进一步的研究结果。

BTK抑制剂耐药CLL患者的治疗选择

李志铭教授表示,目前BTK抑制剂耐药的问题非常棘手。既往报道显示使用BTK抑制剂后疾病进展的CLL患者预后差,其他新型药物可以有效改善BTK抑制剂耐药CLL患者的预后,但目前新药治疗疗效数据有限,现有多为小样本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

对于BTK抑制剂耐药的CLL患者,李志铭教授表示可以考虑进行CAR-T细胞治疗。一项小样本研究纳入了24例伊布替尼耐药的复发难治性(R/R)CLL患者,予以CD19-CAR-T细胞治疗,总缓解率(ORR)为71%,其中完全缓解(CR)率为17%,提示CAR-T细胞疗法是该类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此外还有更多CAR-T细胞治疗的相关研究正在探索中,期待其出色的临床结果。

另外,CLL患者BTK抑制剂耐药后也可以选择PI3K抑制剂。在年ASH年会上报道的“U2方案”(PI3Kδ抑制剂Umbralisib和新型CD20单抗Ublituximab组成)治疗BTK抑制剂耐药的CLL患者的ORR可达80%以上,且耐受良好。此外,新型BTK抑制剂LOXO-是一种高度选择性的非共价BTK抑制剂,具有最小的脱靶激酶抑制效应,能与BTKCS结合,1期临床试验中,在26例CLL/SLL患者中耐受性良好。有待于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的更多探索。

李志铭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广东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淋巴瘤联盟副秘书长、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淋巴瘤分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抗癌协会靶向与个体化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生育力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咽喉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深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州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戳”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wih.com/fyzj/125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