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我不是药神一场法制和情理的

电影的原型主人公--陆勇,自身是个慢粒白血病患者,吃了两年药,经济不堪重负,随即改用印度的仿制药,效果很好,便推荐给其他病友并帮忙代购。

事发后被捕,多名癌症患者却联名写信为他声援,一年后检方对陆勇做出不予起诉的决定。

检察官在不起诉裁定中解释:“如果认定陆勇的行为构成犯罪,将背离刑事司法应有的价值观。”

游离出法制外的私心

电影中的故事是这样的:

徐峥--饰演穷困潦倒、俗气贪财的中年男子程勇,交不起房租,没钱给父亲治病,没钱争儿子的抚养权,“穷”病缠身。

王传君--饰演患有慢粒白血病的吕受益,为了买到便宜的印度仿制抗癌药,找到走私的程勇,一人为了赚钱,一人为了活着,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活着。两人一拍即合,铤而走险,拉别人入伙卖药,拿下印度贩卖仿制药的代理权,一起走上走私印度仿制药的救世主之路。

程勇的私心很简单,他从一开始就说:“我不要做救世主,我要赚钱。”

吕受益的私心也很简单,吃不起高昂费用的正版进口药,有便宜的仿制药吃才能生存,有钱才能买药。对于抗癌的人来说,生就是目标,死就是代价。

对穷病来说,最好的药,就是赚钱。

不顾及司法体制的规定,游离出法制外的私心,都是因为穷。

徘徊在法制内的人情

程勇终究还是一个贪生怕死的市井小民,怕被抓进去坐牢,把代理权给了假药贩子张长林,导致五人贩药团伙的解散。

张长林接手后却抬高药的价格,面对程勇的质问依然振振有词:“我卖药这么多年,发现这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

程勇不再贩卖仿制药,吕受益由于吃不起药也日渐虚弱,医院清创,一个大男人在病房里痛叫得撕心裂肺,坐在病房外他的老婆一脸的疲惫和麻木,程勇去看他,却在外面听得如坐针毡。

长期重病的病人家属再也不会嚎啕大哭的折腾了。他们日复一日的被这种痛苦折磨,早已习惯了,麻木了,心灰意冷到了极点。

人这一辈子,说不出的苦才最苦。

吕受益的死让程勇决定重操旧业,又重新卖起仿制药,甚至不惜自己亏本贴钱,也要给病友们卖块钱的救命药。

以前他是看在钱的份上,现在却真正有了救世主的意味,救赎一般的在做这件事。

没有胜负输赢,只有左右两难

影片中还有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黄毛--章宇饰演的彭浩,一个得了病的苦孩子,为了不连累家人离家出走,血气方刚,做事无所畏惧。

到后来跟程勇一起卖药,被警察发现时为了给程勇顶罪,气喘吁吁拔腿就跑到他的面前,本想通风报信,最终却只说了一句“痛快了”,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自己去揽下所有风险。

他独自开出货车去引开警车,惊险过后以为躲开追踪了,开心地咧嘴回头笑了下。谁料到却被另一台突如其来的大货车撞倒,医院后却抢救无效而死。

医院,愤怒的眼睛里充满血丝,痛彻心扉,揪起警官的衣领怒吼:他才20岁啊,他只是想活着,他有什么错?“

他没有错,可是警察的出发点本身也没有错啊。对药品开发者来说,一片成本1元的药卖元是因为它是第二片,而第一片药的成本10亿。错在他们吗?其实也不是。

大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真正的悲剧不是出现在善恶之间,而是出现在两难之间。”

影片中一个老奶奶老泪纵横地跟警察说:“我生病吃药这些年,房子吃没了,家人吃垮了。警察领导,谁家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

言之凿凿,字字都有隐含血泪。一个人只是想活,他有什么错?但他必须死,因为他吃不起药了。

这是法制和情理的一场角逐,没有胜负输赢,只有两难。

普通家庭买不起高价的进口正版药,低价的仿制药没有得到合法的贩卖允许,却暗中救了无数病人的命。

在听主题曲《只要平凡》这首歌时,无意间刷到一句评论:“我是一名医生,自营一家医疗卫生室,我决定以后收费低一点。”

这个世界可能只有一种病是穷病,单凭一个人的力量也无法拯救芸芸众生,但是你看,多一点互助和包容,总会有希望的光照亮我们的人生。

影片中程勇最后在法庭上说:“我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的。”去往监狱路上,道路两旁的病患纷纷摘下口罩,目送致敬。夕阳西下,他泪眼婆娑,仿佛看到吕受益和黄毛也在人群看着微笑着,人间不值得,但总有那一点点的善和爱,值得我们去守护。

这部电影让我们思考活着的意义,感受到司法的温度,体制内总有被人情冷暖松动的螺丝钉,带给我们震撼却不失去希望。能在电影院看到这样一部国产电影,真情实感的欣慰,诚意推荐给你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wih.com/fyyy/140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